[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1850.2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惠德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赫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支架 碳纤维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冲压成型后,需要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而检测时需用检具进行。汽车检 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在零件生产现场,通过检具实现对 零件的在线检测,为此需要将零件准确地安装于检具上,然后通过目测,或测量表,或卡尺对 零件型面,周边进行检查,也可以借助检验销或目测对零件上不同性质的孔及零件与零件之间 的联接位置进行目检,从而保证在生产时实现零件质量状态的快速判断。现有的汽车检具支 架的各部件均由金属制作,通过对金属原料的形状根据需检测的目标零件的数据进行铣削等 工序加工,然后将支架各部件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装配,再将检测装置安装到支架上,方可 对目标零件进行检测。因而,传统汽车检具的金属支架不仅笨重、体积庞大、组装过程复杂, 造成了成本高昂、运输不便,而且金属支架所用的各部件之间大多数为焊接连接,不便于更 换和维修,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 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包括空心球、 柱形接头、锥形接头和碳纤维管,其中:
所述空心球分为第一空心球和第二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和顶 盖均为球冠状结构且其外壁的球面半径一样,所述底座的开口处设有若干第一咬合齿,所述 相邻两个第一咬合齿之间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顶盖的开口处设有若干第二咬合齿,所述相 邻两个第二咬合齿之间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齿的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槽相匹 配,所述第二咬合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齿相匹配;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和第一连接 孔,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和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轴相重合, 所述顶盖和底座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柱形接头包括第一圆筒段和与第一圆筒段相连的固定座,所述第一圆筒段的内部设 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括第一大径孔和设于第一大径孔下端的第一小径螺孔,所 述第一大径孔的上端与第一圆筒段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小径螺孔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座的 下端面;所述固定座整体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结构,所述固定座下端面的外径 大于第一圆筒段的外径,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为与空心球外壁相匹配的内凹球面;
所述锥形接头包括第二圆筒段和与第二圆筒段相连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为上大下小的 圆台状结构,所述锥形接头内部还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包括第二大径孔和第二 小径螺孔,所述第二大径孔的上端与第二圆筒段的上端平齐,所述第二大径孔的直径与第一 大径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小径螺孔的下端与锥形段的下端平齐,所述锥形段的下端面为 与空心球外壁相匹配的内凹球面;
所述碳纤维管整体为中空管状,所述碳纤维管的内径与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的外径 相匹配;
所述柱形接头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和第一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一空心球上,所述锥形接头 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和第二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二空心球上,所述碳纤维管的两端分别套在第 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上以实现碳纤维管与柱形接头和锥形接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球外壁、固定座下端面和锥形段下端面的球面半径均为29.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安装孔均为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咬合齿为五个并围绕底座的中心轴呈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咬合齿为 五个并绕顶盖的中心轴呈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筒段与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内倒角,所述第二圆筒段与锥形 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内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的外壁中部均设有若干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段外壁设有若干平行于锥形段中心轴的楔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赫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赫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1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相似材料模型内部位移测量装置
- 下一篇:推入式膨胀堵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