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的防盗门对讲门禁主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2019.9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益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楼宇 对讲 防盗门 门禁 主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楼宇对 讲的防盗门对讲门禁主机系统。
背景技术
楼宇对讲系统是由各单元门出入口的对讲主机、小区总控中心的管理员 对讲总机、防盗门电控锁及用户家中的对讲分机通过专用传输网络组成,实 现访客与住户对讲,住户可遥控开启防盗门,各单元楼门口访客通过对讲主 机呼叫住户,对方同意后方可进入楼内,从而限制了非法人员进入。普通的 楼宇对讲系统采用的传输网络都是用专用的有线电缆铺设而成,花费了昂贵 的线路布线成本,由于线路故障、老化等因素还会带来昂贵的维护成本,同 时还增加了施工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的防盗门对讲门禁主 机系统,不用另外铺设任何线路直接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访客可以轻松利用 防盗门对讲门禁主机与住户室内对讲分机通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的防盗门对讲门禁主机系统,包括:
进行总控制、处理的电力线载波MCU;
用于存放住户地址信息的地址码;
用于访客输入住户地址码的按键控制电路;
把语音信号通过电力线载波MCU进行AD转换成数字信号的MIC运放电 路;
用于播放语音的喇叭功放电路;
接收和发送电力线上载波信号的电力线载波收发电路;
控制防盗门门禁的门禁控制电路;
为系统供电的电源电路;
所述电力线载波MCU分别与所述地址码、按键控制电路、MIC运放电路、 喇叭功放电路、电力线载波收发电路、门禁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线载波收发电路包括耦合线圈TZ1、组合场效应管 U1和二极管TVS1,输入信号IN1依次通过电容CZ1、电感L2后进入所述耦 合线圈TZ1的输入端,在所述耦合线圈TZ1的第2管脚和第4管脚之间并联 所述二极管TVS1,电阻R3和电容C1串联后并联在所述述二极管TVS1的两 端,在所述电容C1的两端依次并联电容C2、电感L3和共阴开关二极管D1, PLCIN信号通过电容C6后接入共阴开关二极管D1,所述耦合线圈TZ1的第2 管脚依次通过电感L1和电容C3后接入所述组合场效应管U1的输入端,所 述组合场效应管U1的第4管脚分三路,第一路通过电阻R1后接12V电源, 第二路通过二极管D1后接12V电源,第三路通过电容C4后又分为两路,一 路通过电阻R4后输出PLCOUT信号,另一路通过电容C5后与组合场效应管 U1的第2管脚相连,所述组合场效应管U1的第1管脚通过电阻R2后与组合 场效应管U1的第2管脚相连,在所述电阻R2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2。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的芯片为TPS54331。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线载波MCU的芯片为GENIE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的防盗门对讲门禁主 机系统具有以下优势:与普通有线传输系统相比,通过采用电力线传输网络 无须另外布线,节约了昂贵的线路成本,节约了线路铺设高额的施工成本, 同时也节约了由于线路故障、老化等因素而带来的维护成本,使得整个系统 施工极为简单、施工周期短、见效快。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MIC运放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喇叭功放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力线载波收发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力线载波MCU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门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 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益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益华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2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外壳和门禁系统
- 下一篇:出租车计价器传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