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平板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2415.1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 |
主分类号: | F16K3/16 | 分类号: | F16K3/16;F16K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平板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密封平板闸阀,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平板闸阀。
背景技术
平板闸阀属于截止阀门类,其作用是接通或截断管路中的介质,主要有完全闭合或完全开启两种工作状态。闸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是这类阀门最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产生泄漏的,因此闸板与阀座之间常采用硬密封结构,也就是所说的硬密封平板闸阀。硬密封平板闸阀常用于控制石油、天然气、粉末、颗粒等介质的输送,使用温度一般在-29~121℃,为了防止内漏,闸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通常通过注脂阀注入油脂进行辅助密封,使用时注脂往往不起作用,密封效果差,造成很大的泄漏量;在高温高压工况下,闸板和阀座会由于高温膨胀而抱死或密封损坏严重,造成严重后果,闸板在启闭时较重,使用寿命短,平板闸阀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硬密封平板闸阀密封效果差及在高温高压工况下不能正常使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平板闸阀,该双向平板闸阀采用前阀座和后阀座双阀座结构,能够进行自动补偿,使前阀座上的密封面始终保持与闸板之间紧密贴合,密封效果好,能够满足高温高压、粉末、颗粒等恶劣工况下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平板闸阀包括阀体及闸板,阀体上设有阀座孔,所述的阀座孔中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碟形弹簧、后阀座和前阀座,所述的前阀座的一侧端面设有与闸板相贴合的硬质密封面,前阀座的另一侧端面设有沉孔,所述的沉孔内插接安装后阀座,前阀座与后阀座之间设有石墨环。
所述的后阀座的内端面周向均匀设有至少3个圆孔,圆孔内置有预压弹力相同的圆柱螺旋弹簧,圆柱螺旋弹簧的一端与碟形弹簧相抵压。
所述的圆孔为深度相同的盲孔,圆柱螺旋弹簧的另一端抵压在圆孔底部。
所述的圆孔为通孔,圆柱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前阀座相抵压。
所述的前阀座内壁设有装卸槽。
所述的石墨环与后阀座的接触面为锥面。
所述的硬质密封面为STL硬质合金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前阀座和后阀座挤压石墨环,通过石墨环使前阀座、后阀座以及阀体之间形成密封,装配后,碟形弹簧被压缩,能够使硬质密封面与闸板之间形成一定的密封压力,硬质密封面始终保持与闸板之间紧密贴合,实现闸板与前阀座之间的硬密封,具有超强的密封性能、耐冲击性和耐高温性,管道内介质中带有各种悬浮颗粒不会对硬质密封面产生任何影响,碟形弹簧能完全自动补偿硬质密封面的磨损,在高温下闸板不会因膨胀而卡死,闸板启闭轻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1-阀体,2-闸板,3-阀座孔,4-碟形弹簧,5-后阀座,6-前阀座,7-硬质密封面,8-沉孔,9-石墨环,10-圆孔,11-圆柱螺旋弹簧,12-装卸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4所示,一种双向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及闸板2,阀体1上设有阀座孔3,所述的阀座孔3中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碟形弹簧4、后阀座5和前阀座6,所述的前阀座6的一侧端面设有与闸板2相贴合的硬质密封面7,前阀座6的另一侧端面设有沉孔8,所述的沉孔8内插接安装后阀座5,前阀座6与后阀座5之间设有石墨环9。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前阀座6和后阀座5挤压石墨环9,通过石墨环9使前阀座6、后阀座5以及阀体1之间形成密封,装配后,碟形弹簧4被压缩,能够使硬质密封面7与闸板2之间形成一定的密封压力,硬质密封面7始终保持与闸板2之间紧密贴合,实现闸板2与前阀座6之间的硬密封,具有超强的密封性能、耐冲击性和耐高温性,管道内介质中带有各种悬浮颗粒不会对硬质密封面7产生任何影响,碟形弹簧4能完全自动补偿硬质密封面7的磨损,在高温下闸板2不会因膨胀而卡死,闸板2启闭轻松。
所述的后阀座5的内端面周向均匀设有至少3个圆孔10,圆孔10内置有预压弹力相同的圆柱螺旋弹簧11,圆柱螺旋弹簧11的一端与碟形弹簧4相抵压。利用圆柱螺旋弹簧11配合碟形弹簧4实现双重补偿,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所述的圆孔10为深度相同的盲孔,圆柱螺旋弹簧11的另一端抵压在圆孔10底部。圆柱螺旋弹簧11通过后阀座5、石墨环9将弹力传递到前阀座6,使前阀座6与闸板2贴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未经黄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2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