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3147.5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7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红;星佳财;李宏伟;周徐懿;周龙;魏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红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邵武市五四***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报警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箱式变电站设备涉及高低压输配电,在电力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箱式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发热现象,并使得变电站柜体内的温度不断升高,为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便需要定期地对变电站进行观测或检测,目前或采用人工方式定期检查箱式变电站的运行,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及时发现箱式变电站的过热现象,或采用相应的温度监测装置来监测变电站的运行,但其所存在的问题是,当箱式变电站柜体内的温度过高甚至引起火灾时,监测装置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防护,从而大大降低了监测装置本身的使用性能,并且还可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地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测,同时还大大保证了自身使用性能的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设于箱式变电站的柜体内,该装置包括了内壳体和套设于所述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在所述内壳体的竖侧壁的上部设有内通气孔,在所述外壳体的竖侧壁的下部设有外通气孔,并且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根伸缩杆,在所述伸缩杆的外部还套设有螺旋弹簧;在所述内壳体内分别设有微控制器、报警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在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的底部还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并且所述微控制器的通信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其中在所述内壳体内还设有GPS传感器,所述GPS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上述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其中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设于所述内壳体内的存储器。
上述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其中在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上述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体与箱式变电站的柜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上述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其中在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和外壳体的外表面还均覆盖有防火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地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测,同时还大大保证了报警防护装置自身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壳体1,外壳体2,伸缩杆3,螺旋弹簧4,微控制器5,报警器6,无线通信模块7,温度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9,GPS传感器10,存储器11,摄像头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变电站报警防护装置,设于箱式变电站的柜体内,该装置包括了内壳体1和套设于内壳体1外部的外壳体2,在内壳1的竖侧壁的上部设有内通气孔,在外壳体的竖侧壁的下部设有外通气孔,并且在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两根伸缩杆3,在伸缩杆3的外部还套设有螺旋弹簧4;在内壳体1内分别设有微控制器5、报警器6和无线通信模块7,在内壳体1的外侧壁的底部还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烟雾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和烟雾传感器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5的输入端,微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至报警器6的输入端,并且微控制器5的通信端与无线通信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
在上述结构下,通过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烟雾传感器9,能够实时地对变电站内部的温度参数进行采集监测,以确保变电站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并当变电站内部的温度过高或者已引发火灾时,便通过微控制器5控制启动报警器6报警,从而有效地提醒现场人员对变电站进行检修,同时还将该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进行对外发送(如发送至远程的监控中心),从而有利于远程的监控人员及时了解到变电站的故障情况,并采用相应的维护或检修措施。
同时,通过将温度传感器8和烟雾传感器9设于外壳体2内(在外壳体2上设有外通气孔),并将微控制器5、报警器6和无线通信模块7设于内壳体1内(在内壳体1上设有内通气孔),从而既不影响上述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同时又可以对上述各部件进行有效的防护。而通过设有伸缩杆3和螺旋弹簧4,则能够有效防止设于内壳体内部的各部件受到剧烈的振动,从而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红,未经刘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3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MSP430的跌倒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道路行车安全警示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