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3332.4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6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柱;朱玉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8B9/08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机粘料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烧结生产设备。更具体地,本实用 新型涉及一种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烧结生产中,当混合机筒体转动时,筒体内的物料在不断向前运动的同时,物料 相互挤压,固有的粘性特点,使用物料和筒体内壁发生粘料,需要进行松料清理。
现有技术的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参见图1,其主要包括:固定支座1、大梁2、松料器 装置3、挂钩4、链条5五个部分。松料器装置3通过链条5挂在大梁2上的挂钩4上,大梁2固定 在固定支撑1上面,通过混合机筒体转动带动松料器装置3转动,松料器装置3上的松料清料 棒头7清理筒体粘结混料。
该机构有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轴承损坏率高,造成轴磨损严重:如图1中轴承座6位置所示,送料装置在转动 时,产生晃动,轴承座6处晃动同样较大,灰尘沿着轴和端盖的间隙处进入轴承内,轴承磨损 加重,使轴承装配间隙逐渐变大,最终轴承损坏、轴跑内圆、轴承座损坏;
二是松料器棒头磨损严重,属于易损件,每次检修要重新更换棒头,棒头为焊接连 接,更换时要割去原来的棒头,再焊接新的棒头,比较麻烦,需要电气焊工,在检修的情况, 维修工作任务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其目的是避免轴承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大梁、支座,松料器装置通过 所述的支座安装在所述的大梁上,所述的松料器装置上设有松料清料棒头,所述的松料器 装置中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设置在在所述的松料器装置的辊筒内,并采用轴承端盖密封。
在所述的轴承端盖与所述的松料器装置的辊筒轴之间,设置骨架密封。
在所述的松料器装置的辊筒轴端部设置加油孔和油嘴,所述的加油孔与所述的轴 承腔连通。
所述的松料器装置上设有棒头安装孔,所述的松料清料棒头通过棒头锁紧螺母与 所述的松料器装置紧固连接。
所述的松料器装置的辊筒轴的端部与固定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通 过链条与所述的支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轴承内不再进入灰尘,在采取润滑措施后,不会 再发生轴承的异常损坏情况;松料清料棒头更换方便,不需要再进行电气割焊,只需扳手拆 卸就可以完成安装拆卸,便于操作,降低了劳动力;轴承内加油不再需要打开端盖加油,直 接通过加油孔手动加油即可,使得油润滑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松料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中标记为:
1、固定支撑,2、大梁,3、松料器装置,4、挂钩,5、链条,6、轴承座,7、松料清料棒头。
图2、图3中标记为:
1、固定支撑,2、大梁,3、支座,4、链条,5、松料器装置,6、松料清料棒头,7、轴承,8、 加油孔,9、棒头锁紧螺母,10、棒头安装孔,11、骨架密封,12、轴承端盖,13、固定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 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 深入的理解。
如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包括固定支撑 1、大梁2、支座3,松料器装置5通过所述的支座3安装在所述的大梁2上,所述的松料器装置5 上设有松料清料棒头6,所述的松料器装置5中设有轴承7。
本实用新型针对该类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存在的问题,从松料器轴承安装位置、 密封方式、松料器棒头连接方式及润滑方式风方面考虑,使其成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避免轴承的损伤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粘料清理装置,所述的轴承7设置在在所述的 松料器装置5的辊筒内,并采用轴承端盖12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3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话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音频编、解码方法和音频编、解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