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热回收的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4478.0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7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年;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冰源鸿节能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冰源热泵冷 热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源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冷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世界人口经济的迅速增长,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在环境污染日加严峻、 生存环境日趋遭受危害的今天,人们渴望绿色、保护环境的愿望也日趋强烈。现在的热水器 上已经在各家各户普遍使用,电能消耗急剧增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的带热回收的冰源热泵冷热水机 组,它通过零下30℃时不会冻结的冷媒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直接为冷媒剂提供热交换 源,通过冷媒剂与水进行换热得到热水或冷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含空气交换器、一级水-氟交 换器及热回收交换器,空气交换器中的冰源溶液在一级水-氟交换器内循环流动与一级水- 氟交换器内的氟进行热交换,一级水-氟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与通过阀组与二级水-氟交换 器的制冷剂进口相通,二级水-氟交换器的制冷剂进口连通换向四通阀,换向四通阀的其余 三个接口分别接气液分离器、一级水-氟交换器的制冷剂回流口及热回收交换器的进气口, 热回收交换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通,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的冰源溶液在零下30℃不冻结,由冰源溶液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作 为载冷剂或载热剂提高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冰源溶液与一级水-氟交换器内的氟进行热交 换,由一级水-氟交换器输出制冷或制热剂,当需要热水时,气体氟利昂被压缩机加压,成为 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二级水-氟交换器内的水加热,从而达到输出热水 的效果,反之则可以得到冷水,剩余的热量可回收送入热回收交换器,用于热水器或其它热 水的使用,液体氟利昂经阀组减压,进入一级水-氟交换器,一级水-氟交换器与吸取室外空 气的热量的冰源溶液热交换,成为气体的氟利昂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该溶液 在零下30℃时不会冻结,冬季又不需要除霜,持续高效稳定制热,制热效率高。结构简单, 无地理限制,大城市中心均可安装,造价低廉,利用环境热能,它是最经济、最实用、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是提取环境的温差能,可持续与外界环境传 递热能,能够适应寒冷天气环境,且夏季通过空气交换器吸收一级水-氟交换器热量,防冻 水低于环境温度,制冷效率高于风冷散热空调机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的优点,它通过零下 30℃时不会冻结的冷媒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它通过零下30℃时不会冻结的冷媒介质 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直接为冷媒剂提供热交换源,通过冷媒剂与水进行换热得到热水或冷 水,对剩余的热量可以回水作为其它生活用水,也可为室内提供制冷、供暖的功能,还能够 适应各种地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 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空气交换器1、一级水-氟交换器2及热回收交换器3, 空气交换器1中的冰源溶液在一级水-氟交换器2内循环流动与一级水-氟交换器2内的氟进 行热交换,一级水-氟交换器2的制冷剂出口与通过阀组3与二级水-氟交换器4的制冷剂进 口相通,二级水-氟交换器4的制冷剂进口连通换向四通阀5,换向四通阀5的其余三个接口 分别接气液分离器6、一级水-氟交换器2的制冷剂回流口及热回收交换器3的进气口,热回 收交换器3的出气口与压缩机7的出口相通,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7的进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冰源鸿节能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冰源鸿节能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4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