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网线水晶头脱落的网络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5281.9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时钢;苏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L12/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网线 水晶头 脱落 网络 交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网线水晶头脱落的网络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switching)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改进了共享工作模式。而HUB集线器就是一种物理层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MAC地址和IP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报头的MAC地址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通俗的说,普通交换机是不带管理功能的,一根进线,其他接口接到电脑上就可以了。
现有技术中网络交换机中的网线水晶头特别容易滑落,主要原因是由于网线的自己重力或者外界的人为拉扯力,使的网线滑落,这样就会使的网络中断,给人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亟需寻找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网线水晶头脱落的网络交换机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网线水晶头脱落的网络交换机,包括网络交换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交换机本体包括网络交换机壳体、网络交换机门以及网络交换机散热口;
所述网络交换机本体内部还设有第一网线卡接器、第二网线卡接器以及网线卡接器固定杆;所述网线卡接器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顶端以及低端的内壁;所述第一网线卡接器以网线卡接器固定杆对称固定设置;所述第二网线卡接器以网线卡接器固定杆对称固定设置;
所述第一网线卡接器由第一上网线卡接件以及第一下网线卡接件构成;所述第一上网线卡接件以及第一下网线卡接件上设有若干网线卡槽,且所述第一上网线卡接件以及第一下网线卡接件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网线卡接器由第二上网线卡接件以及第二下网线卡接件构成;所述第二上网线卡接件以及第二下网线卡接件上设有若干网线卡槽,且所述第二上网线卡接件以及第二下网线卡接件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网线卡槽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槽,且所述缓冲槽深度小于所述网线卡槽的深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线卡槽的深度为5mm~10mm;所述缓冲槽深度为2.5mm~4.5mm,且宽度为1mm~2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交换机高度为500mm~80mm,宽度为400mm~600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线卡接器固定杆与所述第一网线卡接器与第二网线卡接器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网线水晶头脱落的网络交换机,在网络交换机内部设有第一网线卡接器、第二网线卡接器以及网线卡接器固定杆,所述第一网线卡接器、第二网线卡接器上设有网线卡槽,网线可以直接卡接在所述网线卡槽内,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止网线水晶头滑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网线水晶头脱落的网络交换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网线水晶头脱落的网络交换机中网线卡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5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