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古树名木空洞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6307.1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6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志勤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B32B33/00;B32B27/06;B32B27/08;B32B27/38;B32B15/02;B32B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江娟 |
地址: | 541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名 空洞 修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树体空洞修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体空洞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树木尤其是百年以上的古树,随着树龄增大,生长力减退,树 体生长势力、逐渐衰弱,或其他人为原因所致,木质部易腐烂形成空洞,有的 甚至直达树根,形成特大的中空树洞。由于木质部的腐烂及水分的影响,也容 易导致菌类的繁衍,进一步扩大空洞,严重减退生长力和消弱生长势,降低树 干的负载能力,缩短树木的寿命。如果不及时进行树洞修补,就会造成树干刮 断的现象,严重时会伤及游人。
树洞修补处理是树木尤其是古树养护措施中一种重要工作,也是延长树木 生命的一项有效措施。修补树洞的传统方法中常见的是砖石堆砌法,一层层砖 石堆砌上去,外表粉刷,该方法中,水泥、小石砾和河沙等组成的混合材料碱 性材料,对健康树体有腐蚀作用,加之水泥、小石砾和河沙等的膨胀系数与树 体变化不一致,容易产生裂缝,水经裂缝渗入树洞,树体吸水后,会加速树体 的腐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树体之间具 有良好兼容性且能有效避免产生裂缝的树体空洞修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从紧贴所述空洞内表面至远离所述空洞内表面的方向,依次包括封口层、 修补层和防水层。
在所述空洞内表面与所述封口层之间设置填充层。
所述填充层为发泡剂层。
所述填充层包括位于内侧的发泡剂层和包裹在所述发泡剂层外侧的固定 层。
所述固定层为金属丝网层或无纺布层。
所述金属丝网层为铁丝网层。
所述填充层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风口。
所述通风口为圆形口。
所述封口层为玻璃钢材料层或粘合树脂层,所述修补层为环氧树脂材料层, 所述防水层为防水树脂层。
在所述防水层的外侧设置仿真树皮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树体空洞修复结构,从紧贴所述空洞内表面至远离所 述空洞内表面的方向,依次包括封口层、修补层和防水层,这是由于本申请发 明人在长期实践应用发现,上述树体空洞修复结构与树体之间具有良好生理兼 容性,不会对树体产生腐蚀,与树体空洞内表面的黏附力强,膨胀收缩性大, 弹性好,受热胀冷缩影响小,在树体生长的过程中,也不易开裂或脱落,有效 避免现有技术中修补结构存在的在气候变化后容易产生开裂,开裂处受到雨水 侵蚀或病虫害、白蚁等微生物侵入危害后,引起树洞继续腐烂的问题,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树体空洞修复结构,经实践应用10年以上未出现树体空洞开裂或龟 裂现象,防水性好,耐高温和雨水冲刷,同时具有预防病虫害及白蚁危害的功 效,对古树名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树体空洞修复结构,通过在所述空洞内表面与所述封 口层之间设置填充层,从而实现了对树体空洞进行填充修补,修补完毕后,原 有树体中的空洞不存在,同时达到遏制树体空洞腐烂的目的,尤其适用于古树 等衰老古树名木、生长力较为缓慢的树种、树体空洞腐烂面积较大或愈伤组织 不能短时间愈合的树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树体空洞修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树体空洞修复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封口层,2-修补层,3-防水层,4-填充层,41-发泡剂层,42-固定 层,43-通风口,5-仿真树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体空洞修复结构,从紧贴所述空洞 内表面至远离所述空洞内表面的方向,依次包括封口层1、修补层2和防水层3。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口层1为玻璃钢材料层或粘合 树脂层,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防腐、保温的功效,封口后不易开裂;所述修 补层2为环氧树脂材料层,优选所述环氧树脂从植物中提取,对树体无伤害; 所述防水层3为防水树脂层,耐雨水冲刷,防水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志勤,未经龚志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6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