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资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6813.0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昆;赵长茂;王卫青;俞汉生;薛耀锋;李璐;刘盼锋;王丹;赫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资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线上物资计数的装置,属于物流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物料输送领域,对于箱装和袋装物资在输送(进出库)前后,一般应进行数量的清点, 通常由多人分别清点核对总数是否相同进行确认。而采用处理器或者计算机自动清点计数能够 节省人力,目前使用的射频识别或者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清点对物资的品种、形状或者前期贴标 签等工作要求较多,技术复杂、成本高昂;而采用光电计数的方式成本低廉,但是对于存在连 包的情况则无法计数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设计、保证了计数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资计数装置,用于箱装和袋装物资连续输送的计数装置。 能够解决连包物资的无法准确计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资计数装置,包括多个用于输送物资的辊子输送机和光电计数装置;多个输送速度 可调的辊子输送机串联连接形成的辊子输送机组;所述的光电计数装置设置在辊子输送机组的 物资出库端和入库端。
所述的辊子输送机包括辊子组、同步带组、同步带轮组和电机减速机;辊子组由若干个并 排设置在辊子支架上的辊子组成,辊子支架通过支腿支撑;电机减速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架上, 并通过皮带带动辊子转动,相邻的辊子通过同步带组和同步带轮组依次带动其他辊子转动。
所述的光电计数装置包括光电开关、反光板和用于计数的处理器;光电开关和与之对应的 反光板分别通过防护支架安装在辊子输送机两侧。
所述的辊子输送机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辊子输送机和第二辊子输送机;第一辊子输送机(1) 和第二辊子输送机上均设置有光电计数装置。
所述的第一辊子输送机上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和与第一光电开关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光板, 第二辊子输送机上设置有第二光电开关和与第二光电开关相对设置的第二反光板。
所述的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反光板设置在辊子输送机组的同一侧,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光电 开关设置在辊子输送机组的另一侧。
第一辊子输送机和第二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不同。
当物资依次通过第一辊子输送机、第二辊子输送机入库时,第二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大 于第一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当物资依次通过第二辊子输送机、第一辊子输送机出库时,第 一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物资计数装置包括辊子输送机和光电计数装置组成。光电计数装置统计物资 的数量,计数策略是物资率先进入的一段辊子输送机速度较低,而后一段速度较高,通过速度 差将连包分离,处理器通过记录光电开关发出的脉冲记录通过的箱包数量进行计数。本实用新 型使用较为简单的方法能够对箱包计数,通过两端辊子式输送机将连包分离,保证了计数的准 确性和方案的经济性。很好的解决了连包物资的无法准确计数的问题。
进一步,光电计数装置通过光电开关、反光板、处理器进行计数。通过光电装置,计数准 确,设备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辊子输送机组两个端部分别为物资出库端和入库端,光电计数装置分别设置在这 两个端部。通过两端辊子式输送机将连包分离,保证了计数的准确性和方案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图。
图2辊子输送机构成图。
图中,1-第一辊子输送机;2-第二辊子输送机;5-辊子组;6-同步带组;7-同步带轮组;8- 电机减速机;9-辊子支架;10-支腿;11-电机安装架;12-皮带;13-辊子;14、15、16、17-防 护支架;18-第一光电开关、19-第二光电开关;20-第一反光板;21-第二反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辊子输送机1、第二辊子输送机2和光电计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6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输送时模具的新计数实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芯片的复合式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