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变压器冷却器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9096.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向伟;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变压器 冷却器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变压器冷却器 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变压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需要在变压器 中安装冷却器,因此用于变压器的冷却器的控制装置是变压器的重要部件, 在现有的用于变压器的冷却器的控制装置中,冷却器控制装置分为常规继电 器控制式冷却器控制装置和PLC智能型冷却器控制装置,这两种冷却器控制 装置都是通过变压器油面温度计和绕组温度计以及负荷信号作为控制逻辑判 断依据,根据油温和绕温的高低,负荷的大小来启停一定数量的冷却器,没 有以冷却器的工作状况为监测信号,从而对冷却器的控制效果不好。
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很好地对电力变压器冷却器进行自动操控的装置, 普遍的控制装置仅仅的对电力变压器的变成温度进行测试,但是不能对冷却 器进行合理的使用,从而造成能源上的浪费,而且在对变压器的降温效果不 好时不能迅速的查找出冷却器的使用数据,无法对装置进行诊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冷却器自动控制装置,以解 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变压器冷却 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安装有变压器主体,且变压器 主体的四周设有冷却器,所述变压器主体上安装有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与 冷却器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数模转换模块与检 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控制 器还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存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电连接,且无线收发模 块与PC终端无线连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效率评估模块,且效率评估模块 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触控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PC终端的传输方式为WIFI或蓝牙传输。
优选的,所述效率评估模块分别与控制器和模数转换模块为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声光报警模块通过3G或4G信号与电网维修终端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变压器冷却器自动 控制装置,通过设有的检测模块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冷却器的工作 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的采集;通过控制器操控效率评估模块,可以在冷 却器发生故障时对冷却器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估和调取数据;通过控制装置与 PC终端和电网维修终端连接,可以使用PC终端进行数据调取和向电网维修终 端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中:1、壳体,2、变压器主体,3、冷却器,4、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变压器冷却器自动 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变压器主体2,且变压器主 体2的四周设有冷却器3,所述变压器主体2上安装有控制装置4,且控制装 置4与冷却器3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数模转 换模块与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 通过设有的检测模块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实 时监测和数据的采集,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存储模块和声光 报警模块电连接,且无线收发模块与PC终端无线连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 效率评估模块,且效率评估模块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触控单元电连接,通过 控制器操控效率评估模块,可以在冷却器发生故障时对冷却器的工作效率进 行评估和调取数据,所述控制器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为了使控制装置4调取数据和便于操控的方面,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PC 终端的传输方式为WIFI或蓝牙传输。
为了使声光报警装置在报警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更加完整,所述声光报警 模块通过3G或4G信号与电网维修终端无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9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剑杆织机的引纬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用于门驱动器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