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0117.7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海;叶晨星;黄双恒;蒋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继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301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如过载、短路等)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开关电器。在断路器闭合、分断瞬间,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如电压、电流达到或超过一定值时)将会在触头之间产生电弧,若断路器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电弧熄灭将会对我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断路器的分断(灭弧)性能非常重要;但是,现有很多断路器的灭弧效果不佳,熄弧时间过长、电弧熄灭后击穿重燃,导致断路器不能及时有效的切断故障电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断路器,该断路器动触头的弧形端部朝向灭弧装置,有利于将静触点位置的电弧引入灭弧室,从而提升产品灭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新型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操作机构、导电机构和灭弧装置;所述导电机构包括进线端导电部件、出线端导电部件和电磁系统,出线端导电部件与电磁系统相连接;所述灭弧装置上端与电磁系统之间通过上导弧板相连接,灭弧装置下端通过下导弧板与进线端导电部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系统端部上设有静触头,操作机构上设有与进线端导电部件相连接的动触头,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转动配合;所述动触头的端部弧形弯曲,动触头的弧形端部朝向灭弧装置。
作为优选,动触头端部的弯曲角度为115°。
作为优选,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连板,以及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灭弧栅片,灭弧栅片通过连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动触头的弧形端部朝向相邻两片灭弧栅片之间。断路器分段时,相邻之间的灭弧栅片之间由电场而产生磁场,动触头将电弧之间引导至磁场内,从而加快了电弧移动速度,加速灭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上设有动触头,动触头的弧形端部朝向灭弧装置,在断路器分段时,动触头的弧形导向有利于将静触点位置的电弧引入灭弧室,从而提升产品灭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断路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操作机构3、导电机构和灭弧装置4。所述导电机构包括进线端导电部件21、出线端导电部件22和电磁系统23,出线端导电部件22与电磁系统23相连接;所述灭弧装置4上端与电磁系统23之间通过上导弧板24相连接,灭弧装置4下端通过下导弧板25与进线端导电部件21相连接。所述电磁系统23端部上设有静触头26,操作机构3上设有与进线端导电部件21相连接的动触头27,操作机构3驱动动触头27与静触头26转动配合;所述动触头27的端部弧形弯曲,弯曲角度为115°。所述灭弧装置4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连板41,以及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灭弧栅片42,灭弧栅片通过连板相互连接固定。动触头27的弧形端部朝向灭弧装置4,具体是动触头27的弧形端部朝向相邻两片灭弧栅片之间。断路器分段时,相邻之间的灭弧栅片之间由电场而产生磁场,动触头27将电弧之间引导至磁场内,从而加快了电弧移动速度,加速灭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断路器的操作机构3上设有动触头27,动触头27的弧形端部朝向灭弧装置4,在断路器分段时,动触头27的弧形导向有利于将静触点位置的电弧引入灭弧室,从而提升产品灭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继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继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0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加工业的过滤嘴原料条带的处理
- 下一篇:一种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