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流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0258.9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屯溪工程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工业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常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热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他不仅可以缩短制件成型周期、节省塑料原料、减少废品,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扩大注塑成型工艺应用范围。热流道模具的浇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浇口过大,则工件成型后浇口处的痕迹明显,造成工件表面不平整,不仅使工件的质量下降,而且后续对工件浇口痕迹的处理也需要相当多的投入;如果浇口过小,则不利于流体注入型腔。现有的针对浇口封闭的技术,其自动化水平过低,往往不能实现浇口的及时封闭,使成型工件外形不美观,严重的甚至出现拉丝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封闭浇口的热流道模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流道模具,包括模具主体、热流道机构、浇口封闭机构;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共同围成型腔,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浇口;所述热流道机构包括位于浇口处的喷嘴和位于定模内部的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一端与注塑机连接,另一端与喷嘴连接;
所述浇口侧面靠近型腔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浇口封闭机构位于安装孔内,浇口封闭机构包括封口部件,所述封口部件一端为与浇口尺寸吻合的封口板,另一端为与安装孔尺寸吻合的头部;所述封口部件的头部与动力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头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所述同步齿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步进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浇口处还设置有探测组件,所述探测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对称布置在浇口侧面,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测组件外套设有耐高温护罩,所述耐高温护罩由高温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快速的封闭浇口,具体说来在型腔注满后,利用封口板能快速的将浇口封闭,由于封口板光滑、平整,所以成型后的工件在浇口处的表面也是平整的,这就提高了工件的质量。另外由于工件在浇口处的部分很小,后期在加工中基本上不需要再对此部分进行切割,大大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所示的一种热流道模具,包括模具主体、热流道机构、浇口封闭机构。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定模20和动模21,所述定模20和动模21共同围成型腔5,所述定模20上设置有浇口22。所述热流道机构包括位于浇口22处的喷嘴23和位于定模20内部的热流道24,所述热流道24一端与注塑机连接,另一端与喷嘴23连接。注塑机排出的液体塑料依次经过热流道24、喷嘴23、浇口22后注入型腔5。
所述浇口22侧面靠近型腔5处设置有安装孔25,也就是说安装孔25离型腔5距离越近越好,如图2中安装孔25下表面与型腔5距离较小,这样可以减少成型工件的浇口痕迹。所述浇口封闭机构位于安装孔25内,浇口封闭机构包括封口部件,所述封口部件一端为与浇口22尺寸吻合的封口板26,所述的尺寸吻合也就是指封口板26可以完全封死浇口22,防止塑料流体从浇口22溢出,封口部件另一端为与安装孔25尺寸吻合的头部27,此处的尺寸吻合也就是指该头部27可以在安装孔25内滑动。所述封口部件的头部27与动力组件连接。也就是所述封口部件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在安装孔25内滑动且封口板26可伸出安装孔25并封闭浇口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屯溪工程塑料厂,未经黄山市屯溪工程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0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喷发动机
- 下一篇:再造矸石承载体替代护巷煤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