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外壳两面加工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0661.1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四象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机外壳 两面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夹技术领域,特别涉一种用于手机外壳两面加工的夹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日常用品,现有的手机,尤其是中低端的手机,其壳体大部分是采用塑料制成。塑料手机壳耐磨性差,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划痕,甚至掉色等状况。为此,一些高端手机,越来越多的采用金属壳体,例如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钛合金壳体,这些金属手机壳由于耐磨性好,而且可以做出精美的外观,很受消费者喜欢。
对于金属手机壳一般都是通过CNC机床进行加工,加工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借助夹具进行装夹定位,通常金属手机壳都需要进行正反面的加工,当加工完正面以后需要对夹具进行拆卸,然后对反面进行加工,此时又要对反面重新进行装夹定位,多次的拆卸与装夹,加工的效率比较低,同时也会影响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手机外壳两面加工的夹具,该夹具结构设计简单,加工效率快,加工精度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手机外壳两面加工的夹具,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底部的紧固装置、固定于底座顶部的垫板以及固定于垫板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底座、垫板和固定板均设有避位槽,所述底座上的避位槽、垫板上的避位槽和固定板上的避位槽相互连通,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气缸和压板,所述固定板上的避位槽宽度小于压板的长度,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穿过该底座上的避位槽、垫板上的避位槽和固定板上的避位槽并与压板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用于固定手机外壳的螺丝、第一定位针和入块,所述螺丝固定于固定板,所述第一定位针的一端镶嵌于固定板,第一定位针的另一端伸出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入块槽,所述入块固定于该入块槽并且与第一定位针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定位针分别设置于固定板的对角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有用于定位固定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压板包括固定部、与固定板相抵靠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分别设置于固定部直径方向的两端,所述延伸部呈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垫板镶嵌有第二定位针,所述第二定位针的一端镶嵌于垫板,第二定位针的另一端通过定位孔与固定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销钉,所述销钉的一端镶嵌于底座,销钉的另一端镶嵌于垫板。
优选的,所述垫板设有与固定板相接触的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为基准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外壳两面加工的夹具,首先把金属手机壳定位装夹在固定板上,装夹固定好后,然后通过设置在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压板对夹持装置进行压紧,当加工完一面后,不需要把金属手机壳重新拆卸下来和重新装夹,只需要先把压板松懈,更换另一块垫板,然后把整个夹持装置翻转过来压紧就可以对金属手机壳的另一面进行加工,这样节省了多次拆卸和装夹的步骤,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同时基准的统一也提高了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底座11—销钉
20—紧固装置21—气缸
22—活塞杆23—压板
231—固定部232—延伸部
30—夹持装置31—固定板
32—螺丝33—第一定位针
34—入块35—入块槽
36—定位孔40—垫板
41—第二定位针42—凸块
50—避位槽60—金属手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四象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四象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0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机械打刀缸电主轴
- 下一篇:一种六孔变速箱主油管的打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