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1283.9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名涛;肖小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B21D26/03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高压 成形 过程 在线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属于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在线检测技术作为以现代测量技术为核心,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中。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生产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在线检测技术通过各种硬件传感器对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提取和处理,具有速度快,准确、稳定及易于实时检测和反馈等诸多优点,成为实现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是管材在内压、轴向进给和支管背压共同作用下的复杂成形过程,只有在三者参数协调及合理的匹配才能成形出合格的三通管零件。如果内压过大而轴向进给补料量过小,支管壁厚减少导致破裂容易产生;如果内压过小而轴向进给补料过大,主管材料堆积使得壁厚增大,导致主管容易发生起皱。由于内高压成形是在密闭空间进行,所以无法直接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判断零件是否起皱。然而,起皱和破裂等缺陷都与成形零件不同部位的壁厚变化有关系,通过判断在局部区域的不同位置厚度的比值(t1/t2)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可认为起皱;此外,通过判断易于出现破裂地方的壁厚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可认为零件产生破裂。因此,通过实时检测内压、轴向进给量、背压以及壁厚变化等参数可以掌握成形工艺参数对成形零件质量的影响,并将检测的参数进行处理后反馈至设备控制器,达到成形过程的智能化,保证产品质量和减少废品率。
目前,三通管内高压成形主要采用“试错法”获取成形工艺的基本参数(内压、轴向进给量及背压),并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对起皱和破裂进行检测。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试验和检测均受到操作人员经验、素质等因素影响,操作人员经验的差异导致成形过程和成形零件质量的判断有所不同,缺乏稳定性和准确性。2)该方法所耗费的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无法对所有产品进行全部检测,废品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三通管零件的成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有控制器、信号采集装置及信号处理系统,其中信号采集装置采集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装置在成形过程的数据,且信号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装置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不仅可以提高三通管成形件的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方法,根据客户要求,确定三通管零件质量要求,并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三通管内高压成形工艺参数(内压、轴向进给量和背压)与壁厚变化的关系,采用信号采集系统获取成形过程工艺的特征参数,并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达到实时监控和实时反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信号采集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有控制器、信号采集装置及信号处理系统,其中将信号采集装置采集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装置在成形过程的数据,且信号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装置工作。
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为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装置的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上述信号采集装置是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测厚仪和数据采集卡。
本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处理系统还连接有显示装置。便于操作工人查看成形工艺参数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1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带高速冲切定位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挤压筒的拆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