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2178.7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冉崇文;莫明;朱军;席军;胡斌;张贵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3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挤出机 更换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是一种对聚乙烯、聚丙烯塑料管材挤 出机进行模头更换的专用设备,对管材的加工起到辅助作用。
背景技术
由于聚丙烯、聚乙烯在结构性能上存在很大差异,故在进行聚丙烯、聚乙 烯塑料管材加工过程中需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特别是在管材挤出过程中二者 采用的模头存在很大区别,因此在进行聚丙烯、聚乙烯管材挤出生产中常常需 要进行更换模头,一般挤出机模头长约60厘米、重约200公斤,目前,在进 行模头更换时,常利用叉车或简易龙门架进行更换。
此方法的缺点:1.耗费人力。在进行更换过程中由于模头较重,故在更换 时常需三、四人协作进行更换。2.吊装过程危险系数较大。采用龙门架及叉车 进行吊装时需将模头从地面吊至与机筒高度相同位置,一般采用钢丝进行捆 绑,但是由于模头两端重量不均,起吊过程中模头两端高度不同,常常发生倾 斜危险系数较大。3.组装过程繁琐。龙门架及叉车对模头进行吊装时只能垂直 将模头吊至与机筒高度相同位置,在进行对接时需将模头平行移至机筒接口 处,此时需采用人力(至少三人)将模头推至机筒接口处进行对接。
综上,发明一种新型的、检测精度高的、适用各种油品的油水界面检测仪 将对沉降罐和电脱盐脱水给与极大的技术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设备,在德科摩管材挤 出机进行模头更换时,借助本设备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模头更换,降低了模头 更换的危险系数,提高了模头更换的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包 括:
一工字型底座;
一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工字型底座上,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升降杆,一 控制所述升降杆上下移动收缩的一垂直手柄、一升降架,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升 降架连接,所述升降杆带动所述升降架上下移动;
一水平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水平移动装置进一步设有一 水平移动控制装置、一上板、一下板,所述下板与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所述 上板与所述下板叠放设置,所述水平移动控制装置与所述上板连接。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水平移动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水平螺杆,一端部与所述上板连接;
一水平手柄,设置于所述水平螺杆的另一端部;
一齿轮组,设置于所述水平螺杆上且与所述水平手柄连接,摇动所述水平 手柄通过所述齿轮组带动所述水平螺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两竖直的滑槽杆, 所述两竖直滑槽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工字型底座上,且所述两滑槽杆上开设有供 所述升降架滑动的凹槽。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升降架包括一支撑杆、两滑动块, 所述两滑动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且所述滑动块各对应位于所述滑 槽杆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杆与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下板的上表面上固设有至少两固定 部,所述固定部上部设有用以供所述水平螺杆穿过的圆环部。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升降杆连接。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水平螺杆位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 之间。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板的下表面 设有多条相互配合的滑轨和滑条。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尺寸相同。
上述的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所述工字型底座下部设有四个滑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通过垂直和水平方向移动工作平台, 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模头准确的连接至管材机机筒上,避免了利用叉车及简易龙 门架进行吊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滑落危险,操作本工作平台仅需两人即可,大 大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材挤出机模头更换平台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工字型底座1
滑动轮11
横梁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2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缆挤出机机头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