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2385.2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4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渊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渊钟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胡雅芳;张丽荣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箱保护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行李箱亦是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通常行 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 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大部分的型号亦附有内置小轮,可用拉 杆方便拉动,2010年后亦出现有四个小轮的行李箱,除了可做360度旋转外,在平地 更可以不费力轻易推动。此外,行李箱也可以根据外壳分为硬壳行李箱与软壳行李箱。 硬壳行李箱较为耐摔,适合需要给予较多的保护的行李。软壳行李箱重量通常较硬壳 行李箱为轻,容量亦较有弹性。硬塑胶行李箱在托运的过程中,行李箱的表面容易出 现划伤,严重影响了行李箱的外部美观,另外行李箱在拖行的过程中,行李箱的表面 容易沾染灰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保护套,以解决现有行李箱在没有保护套罩住的时 候,行李箱在托运的时候表面容易划伤,在拖行的时候,行李箱的表面容易沾染灰尘 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行李箱保护套,所述行李箱保护套包括套体、拉链、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 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连接带设置在所述套体的左侧,所述第二连接带设置 在所述套体的右侧,所述套体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套体的第二端部设置 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带的末端,所述第二卡扣 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带的末端,所述第一卡扣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第二卡扣上设置 有与所述配合部扣合的锁舌。
优选为,所述拉链包括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
优选为,所述第三拉链设置在所述套体的第二末端。
优选为,所述套体的左侧部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套体的右侧部设置有第五开口。
优选为,所述第一拉链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上,所述第二拉链设置在所述第五开 口上。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行李箱保护套在罩住行李箱时,行李箱顶部 的把手通过第一开口暴露在保护套的外部,行李箱底部的轮子通过第二开口和第三开 口暴露在保护套的外部,因此行李箱上套设有保护套时并不影响行李箱的拖行和提 放。保护套的侧部设置有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如果行李箱的侧部设置有把手,也能 够对应的拉开第一拉链或第二拉链,使行李箱侧部的把手暴露在保护套的外部。行李箱保护 套能够避免行李箱外表面受到划伤的同时,还能够防止行李箱的表面沾染灰尘。保护套的结 构简单,套设和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李箱保护套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 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行李箱保护套包括套体1、拉链、第一连接带5、第二连接带6、第一 卡扣7和第二卡扣8。拉链包括第一拉链2、第二拉链3和第三拉链4,第一连接带5设置 在套体1的左侧,第二连接带6设置在套体1的右侧。套体1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 开口11,套体1的第二端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开口12,其右侧设置有第三开口13,第 三拉链4设置在套体1的第二末端。套体1的左侧部设置有第四开口14,套体1的右 侧部设置有第五开口15。第一拉链2设置在第四开口14上,第二拉链3设置在第五开 口15上。第一卡扣7上设置有配合部71,第二卡扣8上设置有与配合部71扣合的锁 舌81。第一卡扣7设置在第一连接带5的末端,第二卡扣8设置在第二连接带6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渊钟,未经黄渊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2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箱接插件
- 下一篇:扁平硅橡胶耐火阻燃型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