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股保护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3026.9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如;杨俊飞;李慧奇;宁运琨;谢高生;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05 | 分类号: | A41D1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个人防护装置,尤其是一种髋股保护气 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人口加速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多。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 容易发生跌倒损伤,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而其中髋部和大腿骨折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
现有的跌倒髋防护器多为海绵或泡沫等制作的大块状结构,穿戴十分不方便也不舒适, 依从性较低从而影响了其防护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人体的髋部和大腿在跌倒时难以得到有效的保 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股保护气囊装置,以在人体跌倒时保护人体的髋部和大腿。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髋股保护气囊装置,所述髋股保护气囊装置包括:
腰带和与腰带连接的腰包;
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腰包中;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腰包中;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腰包中并连接所述传感器和充气装置;
气囊,能折叠的设置在所述腰带中,并且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充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通过高周波热合连接在腰带里面。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展开后为片状,并且所述气囊展开后与人体臀部的平面投影形状 相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展开后为m形。
进一步地,腰带上端系在人体的腰上,腰带下端能够相对腰带的上端向下展开,所述 气囊的上端为固定在腰带上端的固定端,所述气囊的下端为固定在腰带下端的展开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气囊展开前,所述腰带将所述气囊卷在腰带内,所述腰带上端与腰 带下端通过贴合或粘接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包括:充气区、和多个分布在充气区中的焊接结构,每个焊接结 构包括:与所述充气区连通的集气区、包围在所述集气区之外的环形焊接区、以及穿过所 述环形焊接区并连接所述集气区的泄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区为圆形的,所述环形焊接区为圆环形,所述泄气通道为多个, 各所述泄气通道沿所述集气区的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区的中央还设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连接所述泄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连接所述气囊。
本实用新型将气囊折叠隐藏在腰带中,当跌倒时,通过传感器将感知的信号发给控制 器,控制器指令充气装置充气,气囊展开,实现对髋和股部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焊接结构分布位置的控制来控制气囊展开后的形状,以更好的适应 人体腰部位置的形状;单一的气囊将腰臀实现包裹,避免气囊位置偏离合适的位置,以便 对髋部和股部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气囊折叠时体积小质量轻,使得穿戴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髋股保护气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腰包2腰带3气囊4充气管31焊接结构32充气区310环形焊接区311集气区 312泄气通道313泄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 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髋股保护气囊装置(也称为跌倒髋、股保护气囊)包括:
腰带2和与腰带连接的腰包1;腰带和腰包能够系在人体的腰上,腰包和腰带可以是 一体的;
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腰包2中,气源可采用压缩气瓶,充气装置可以参考现有的各 种产品或技术;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腰包2中;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腰包2中并连接所述传感器和充气装置;
气囊3,能折叠的设置在所述腰带1中,并且所述气囊3连接所述充气装置。气囊为 采用TPU复合布制作的单囊状结构,也可以采用塑性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布料外层 以尼龙牛津布或者尼龙纺等为骨架材料,里层复合一定厚度的TPU薄膜制成的单面胶布。
通过将传感器穿戴在腰间已经能够准确的对人体跌倒动作进行预警。气囊平时折叠隐 藏在腰带中,当传感器发现人体跌倒时,控制装置触发充气装置给该气囊充气,从而在人 体倒地前对髋和股形成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3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