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血管B超仪探头配套使用的辅助支撑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3857.6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叶晖蓉;黄健熙;吴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晖蓉;黄健熙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8/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探头 配套 使用 辅助 支撑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与血管B超仪探头配套使用的辅助支撑架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B超仪能够清楚探查到深静脉及其走向,准确测量出皮肤至血管的深度。血管的选择是通过探头产生入射超声波(发射波)和接收反射超声波(回波),用来选择管径大、分支少、静脉瓣少的部位。B超检测诊断仪主要包括显示器、探头,其中探头是B超诊断仪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精密、价格昂贵,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完好保护,并且探头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在其表面涂抹耦合剂以更清晰地显像。在B超引导下静脉穿刺中,B超探头在手臂上进行移动并最终确认静脉位置后,需要护士将该B超探头紧握并固定在该位置,然后再进行穿刺,由于护士的手部需要紧握并固定住该B超探头,所以很容易产生手部疲劳,当手部发生细微移动后,都会影响B超成像的效果,影响穿刺过程。所以设计出一种可以辅助支撑固定该B超探头的支撑架装置,可以更好地配合护士进行B超探头的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与B超探头配套使用的辅助支撑架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辅助支撑架体,它不仅可以很好地配合血管B超仪探头进行吸附固定,使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得到更顺利地进行,而且它还可以方便调节使用,便捷消毒处理,其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与血管B超仪探头配套使用的辅助支撑架装置,包括一可活动装设在血管B超仪探头上的支撑架体,该支撑架体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纵向支撑柱和一横向支杆,所述纵向支撑柱的底端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用于吸附固定的固定吸盘体;所述横向支杆可转动地连接设置在B超探头上。
更进一步,所述纵向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该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柱为可伸缩地套设连接设置,所述固定吸盘体连接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柱的底端。
更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柱上还设有一用于调节和固定该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柱伸缩套设状态的固定件。
更进一步,所述横向支杆的中部向内凹设,形成与B超探头相配合放置的内凹弧形部。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体呈“∩”字型结构设置。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架体可以使B超探头靠设支撑在该支撑架上,护士的手部只要辅助固定就可以很好地将该B超探头牢牢地固定在某一位置,更好地进行PICC置管;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可伸缩套设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使该支撑架更方便合理地调节使用,同时,通过设置固定吸盘体,可以使该支撑架体更牢固地进行固定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与血管B超仪探头配套使用的辅助支撑架装置,包括一可活动装设在B超探头上的支撑架体1,该支撑架体1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纵向支撑柱11和一横向支杆12,所述纵向支撑柱11的底端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用于吸附固定的固定吸盘体2,所述支撑架体1呈“∩”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横向支杆12可转动地连接设置在B超探头上,所述横向支杆12的中部向内凹设,形成与B超探头相配合放置的内凹弧形部121。
如图1所示,所述纵向支撑柱11包括上支撑柱111和下支撑柱112,该上支撑柱111与下支撑柱112为可伸缩地套设连接设置,所述固定吸盘体2连接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柱112的底端。所述上支撑柱111上还设有一用于调节和固定该上支撑柱111与下支撑柱112伸缩套设状态的固定件3,通过该固定件3可以更灵活地对上支撑柱111和下支撑柱112进行调节支撑设置,适合于不同的位置支撑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架体可以使B超探头靠设支撑在该支撑架上,护士的手部只要辅助固定就可以很好地将该B超探头牢牢地固定在某一位置,更好地进行PICC置管;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可伸缩套设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使该支撑架更方便合理地调节使用,同时,通过设置固定吸盘体,可以使该支撑架体更牢固地进行固定设置。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晖蓉;黄健熙,未经叶晖蓉;黄健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3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