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膜隔离沼气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1054238.9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公告)号: CN205275582U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李发宝 申请(专利权)人: 李发宝
主分类号: C12M1/107 分类号: C12M1/107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陆万寿
地址: 719000 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隔离 沼气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沼气池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膜隔离沼气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流布料沼气池的建造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址

农村修建沼气池应与庭院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一般与改厕、改圈、改厨、改水、 改路结合起来,同时也要与庭院蔬菜,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沼气池离厨房尽量不超25米,在 地形上尽可能选择地下水位低、土质好、背风向阳的地方,不要在低洼、不易排水、土质松 软的地方建池,切忌在大路旁存在重压和强烈震动的地方建池,并与公路、铁路、河堤、边 畔保持一定的距离(10米),池址要尽量避开树木,遇到树根要切料,并在切口上涂上石灰 使其停止生长以至腐烂,防止树根破坏池体。

二、备料

8立米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需建材量425号普硅酸盐水泥0.8吨,75号机砖1300 块,碎石(粒径0.5-2.0厘米)1.0立方米,中砂2立方米,直径6-8毫米的钢筋15米陶瓷管 (直径20-30厘米)两根,导气管(直径1厘米)1根,密封剂1000克。建6立方米的沼气 池比8立方米用料减少10%,建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比8立方米的沼气池增加10%。

三、几何尺寸

四、放线与开挖

(一)放线:沼气池采用地下埋式,放线前应平整好场地,确定池中心位置,严格按以 下公式放线。

主池取土直径=池身净空直径+池墙厚度*2

主池取土深度=蓄水圈高+拱顶厚度+拱顶矢高+池墙高度+池底矢高+池底厚度

(二)开挖:开挖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对于土质好的池址应采用直壁开挖,土质松软或 沙土池址就采用放坡开挖,放坡比例一般为0.5-1:1,做到快挖快建。

五、池体施工

(一)池底施工:池基夯实压光,向水压间形成5%的坡度(水压间略低)用150号混凝 土(1:3:6)浇灌厚度6-8cm的池底。若地基土质不好,应先铺一层碎石,轻夯一遍以后,用 100号混凝土浇池底垫层,垫层厚度8cm,池底施工与水压间底部工应同步进行。

(二)池墙施工:一般采用现浇或砖砌两种方法;

现浇用150号混凝土浇灌(12cm宽1m高)的池墙。砖砌采用“活动轮杆法”施工。要 求砖块横平竖直,加顶紧,外口嵌,砂浆饱满,竖缝错开,高度为1米,修建时注意,距池 底50cm安装进料管,距池底25cm处安装抽渣管,池墙与水压间砌筑应同步进行。

(三)池顶施工:待池墙上边缘圈梁混凝土(1:3:6)强度达到70%,后圈梁厚20cm,宽 24cm,方可砌筑池顶,一般采用“无模单砖漂拱法”施工。在砌筑时,应随时用曲率半径绳 校正池顶。漂砌池顶时,漂砌3-4圈砖块后,用水泥砂浆抹池顶面层,然后用粒径1cm的碎 石混凝土绕3-5cm加固,原浆收光之后回填土,增强壳体的稳定性。

(四)旋流布料墙施工:旋流布料墙半径约为6/5池体净空半径,底部50cm处用12cm 砖砌筑,50cm上用6cm砖十字交叉砌筑,并逐层往回缩12cm,高度一般是池墙上12cm处。

(五)池体粉刷:池内粉刷通常采用“二灰二浆”法,首先用1:25的水泥砂填补池体砖 缝,并刷纯水泥浆1遍,再用1:25的水泥砂浆粉刷全池,厚度为1cm,并刷纯浆1遍,最后 用1:2的水泥砂浆粉刷全池;厚度为0.5cm,并抹压收光,等水泥凝固后,刷纯水泥浆4-6遍, 最后密封剂混合水泥浆刷全池2遍,每天早晚各一次。

(六)预制沼气顶盖和水压间盖(1:3:6混凝土加钢筋浇注)。

(七)养护:池体建成后,立即回填土,平整地面,同时加强潮湿养护,对外露的部分 如池盖,蓄水圈,水压间、进料口、酸化池、抽渣池以及盖板等应加盖塑料布,进行养护, 一般养护7-10天左右,通过试压后无漏水漏气后就可以进行装料。

六、布料墙

圆弧形旋流布料墙交进、出料隔断,使入池原料必须沿圆周旋转后从出料通道排出。

七、储肥间和盖板

在水压间旁边设置储肥间,通过溢流管与水压间连通,走到限定最高气压和储存沼气发 酵残余物的作用,以合理解决用气和用肥的矛盾。为了使安全和环境美观,在进出料间上部, 蓄水圈上部应设置盖板。

传统的建造方法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能进行修建,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发宝,未经李发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4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