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磺化釜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4630.3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8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4/00;B01J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401220 重庆市长***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萘系产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磺化釜。
背景技术
传统的萘系产品生产工艺包括:熔萘、磺化、缩合及中和几个步骤,熔萘 时采用一个釜对工业萘(纯度不高)进行熔萘,熔萘结束后在釜中加入磺化的 材料(浓硫酸),磺化结束后在釜中加入缩合的材料(主要为甲醛),之后再在 釜中加入中和的材料(主要为碱液)进行中和,最终生产出液态的萘系减水剂, 烘干处理后可成粉末的萘系减水剂。整个过程都在一个釜中进行,由于每一步 过程中材料用量比例不同,四个过程中反应材料用量比为1:3:6:2,磺化反应后 的萘和浓硫酸生成3份萘磺酸,即在缩合反应时萘磺酸与甲醛的比为1:2,因此 该釜对于浓硫酸的利用率相当于只有1/2,可见磺化的效率极低。而且生产过程 中会有少量的萘挥发出来,因此需要对萘进行回收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磺化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有流程都在同一个釜(没 有生产线)中进行而导致磺化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磺化釜,包括釜体及设置在所述釜体上的进料口、出气口和 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与其连通的两路管道转接头,所述出气口上安装 有连接软管。
其中,所述两路管道转接头的每个接头上均设有流量控制阀。
其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连接软管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出气口与连接软管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磺化釜的出料口上安装有与其连通的两路管道,因此可以将 磺化釜用在一条生产线上,在磺化时可以整个釜都用于磺化,再将磺化后的萘 分别通过两路管道导入两个单独的缩合釜中,这样提高了磺化的效率,也提高 了整个萘系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磺化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磺化釜如图1所示,包括:釜体1及设置在釜体1上的进料口2、 第一蒸汽入口31、第二蒸汽入口32、观察口4、出气口5、出料口6、冷凝水排 放口11、排污口12和备用口13,出气口5用于排气以保持釜中压力。出料口6 上安装有与其连通的两路管道转接头8。两路管道转接头8用于连接两路管道, 两路管道连接萘系产品制作工艺的下一阶段的缩合釜。因为浓硫酸与缩合用的 材料的用量比是1:2,因此,两路管道的每一路管道分别用于连接缩合釜(一共 两个缩合釜)的进料口。这样专用的磺化釜进行磺化,产量可以提高到原来的 两倍,从而提高了磺化的效率及整个流程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由于下一阶段对应每个磺化釜的两个缩合釜内温度、压力的 不同,可能导致两路管道中的液态萘磺酸的流速不同,为了精确控制流入每个 缩合釜的萘磺酸的量以使得缩合反应更准确,两路管道转接头8的每个接头上 均设有流量控制阀9,当达到缩合釜所需的萘磺酸的量时,流量控制阀9自动关 闭。这样避免了后续两个缩合釜中一个釜中萘磺酸过量,另一个釜中萘磺酸不 足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出气口5上安装有连接软管7,连接软管7用于将该磺化釜的 出气口5连接至萘回收装置,以将挥发的萘回收,避免材料的浪费。连接软管7 的具有柔性,不受生产线空间的限制,布置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出气口5与连接软管7密封连接,避免萘泄漏。出气口5与连 接软管7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即连接软管7的内壁通过隔热层套在出气口5 的外壁,防止釜体1过热以烫坏连接软管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4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孔多面波纹填料及规整填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聚合密封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