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线自动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5681.8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2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栾建文;吴济舟;黄云生;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917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自动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自动干燥 装置。
背景技术
硅胶干燥剂的主要原料是硅胶。硅胶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 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形 状为不规则球体,透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微孔结构的水合二氧化硅, 分子式为mSiO2·nH2O。硅胶作为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无毒、无味、 无嗅,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广泛用于仪器、仪表、设备器械、皮革、 箱包、鞋类、纺织品、食品、药品等的贮存和运输中,以控制环境的 相对湿度,防止物品受潮,霉变和锈蚀。
硅胶按照原料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细孔硅胶干燥剂、粗孔硅胶 干燥剂、无钴变色硅胶干燥剂和蓝色硅胶干燥剂。其中,蓝色硅胶干 燥剂具有高度细孔结构,半透明,吸湿后其颜色会由蓝色变成浅红色。 当蓝色硅胶变成红色时,需要对其进行烘干,使其重新变成蓝色。蓝 色硅胶干燥剂可与一般细孔球形硅胶混合使用,用于干燥吸湿,并指 示干燥剂吸水的饱合程度。
蓝色硅胶干燥剂通常装在不锈钢筒里,使用者需要每天打开不锈 钢筒,以观查判定硅胶是否需要烘干。如果需要烘干,要将硅胶从不 锈钢筒中倒出,转移到不锈钢托盘上,并拿到烘箱里烘干。这样的操 作繁琐,工作量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易 于操作、能对硅胶的吸湿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降低劳动强度的在 线自动干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在线自动干燥装置,包括:底座、至少 一个箱体、控制器、转动阀、温湿度传感器、抽风机、发热器、指示 灯;所述箱体为具有内腔的壳体结构,所述箱体的壁面上设有空气进 口、第一空气出口、第二空气出口;所述箱体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转动阀包括第一转动阀、第二转 动阀和第三转动阀;所述第一转动阀安装于所述空气进口处;所述第 二转动阀安装于所述第一空气出口处;所述第三转动阀安装于所述第 二空气出口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抽风机设 置于所述箱体外;所述发热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指示灯安装于 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器设置有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第 一转动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阀 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动阀的输入端 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 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出口连 接,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发热器的输入端 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五输出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 的第六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空气净化器;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净化空气进 口;所述空气净化器安装于所述箱体外,其输出端与所述净化空气进 口密封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七输出端连 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输入端为第四转动阀。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隔网、第二隔网和第三隔网;所述第一隔网 覆盖所述空气进口;所述第二隔网覆盖所述第一空气出口;所述第三 隔网覆盖所述第二空气出口。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顶壁设置有干燥剂出入口。
优选地,所述空气进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 空气出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空气出口设置于所 述箱体的顶壁上。
优选地,所述发热器为U型发热管。
优选地,所述U型发热管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优选地,所述指示灯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三指示灯 和第四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记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设置方式一致;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 第二箱体并列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5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