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坡滑道上跟踪顶进预制框架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5708.3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斌;周烽;尹育文;谌荣华;左拥政;徐根保;谭包海;王春勇;谭国文;边俊;孙进;彭瑶童;黄敏;杨磊;张琴;康晖;何智超;仇建坤;刘汉华;熊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道 跟踪 预制 框架 台阶 混凝土 后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坡滑道上跟踪顶进预制框 架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
背景技术
预制框架涵按设计就位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现浇施工,即按设计平、 纵断面位置直接浇筑混凝土;二种是顶进就位,即在不具备现浇条件下,采 取异位整体预制后,采用油顶顶进到位。
预制框架顶进施工的滑道一般采用单一坡道,即滑道面为一个坡道,在 顶进过程中,预制框架顶进位置仅发生平面位移,不会发生竖向旋转、翘起 等空间角度位移变化。一些高排涵工程,由于受地形狭窄和征地拆迁等条件 受限,将预制框架工作坑底标高抬高,在预制工作坑底和设计基坑间采用斜 坡过渡,导致预制框架顶进滑道呈变坡滑道,而采用变坡滑道顶进的难点就 在于:①预制框架在顶进过程中经由变坡点时会发生空间旋转、后端撬起等 角度位移,而这种位移引起预制框架体受力变化,由此在预制框架体上产生 的拉应力,可能会造成预制框架结构的破坏;②在变坡滑道上进行预制框架 顶进施工,由于传力距离较远,顶进滑道为变坡滑道,按传统的油顶布置方 式造成顶力的损失,且极易造成传力杆件失稳。
油顶反置顶进预制框架桥涵技术初步设想如图1,根据图1显示,在变 坡滑道上应用油顶反置技术,由于预制框架顶程较长,且传力杆件呈倾斜状 态,在顶进过程中可能导致传力杆件失去稳定性;后背垂直面与传力杆建不 垂直,造成油顶顶力的损失,油顶作用力不能完全的施加于预制框架上,影 响顶进施工的效果;在顶进过程中,预制框架随斜坡滑道越降越低,传力杆 件与变坡滑道处于“切割”状态,受变坡滑道的影响,将导致传力杆件无法 直接作用在后背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力杆件能直接作用在后 背上的变坡滑道上跟踪顶进预制框架的台阶式后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坡滑道上跟踪顶进预制 框架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包括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在所述的台阶式混 凝土后座本体的与相邻的所述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的前后接触面各设 一道钢筋网,所述的钢筋网距所述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的表面保护层厚 度为40mm~60mm。
所述的钢筋网距所述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的表面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所述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的一个受力面做有一个反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变坡滑道上跟踪顶进预制框架的台阶式混凝土后 座,随顶进过程逐段跟进浇筑,以解决变坡滑道上油顶反置后座上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预制框架顶进8~10m→拆除传力杆件→跟进浇筑台阶式混凝土 后座本体→重新安装传力杆件→预制框架继续顶进8~10m→拆除传力杆件 →跟进浇筑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安装传力杆件→继续顶进8~10m,以此 循环→直至预制框架按设计顶进到位,从顶进过程来看,各段台阶式混凝土 后座本体呈台阶式布置。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油顶反置顶进预制框架过程中,由于预制框架顶 程较长,且传力杆件呈倾斜状态,在顶进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传力杆件失稳的 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后背垂直面与传力杆件不垂直,造成油顶顶 力的损失,以致油顶作用力不能完全施加在预制框架上,影响顶进施工效果 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的设置,避免了在顶进过程 中,由于预制框架随斜坡滑道越降越低导致的传力杆件与变坡滑道处于“切 割”状态,解决了得以使油顶顶力作用点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传力杆件能直接作用在后背上的变坡滑道 上跟踪顶进预制框架的台阶式后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变坡滑道上跟踪顶进预制框架设想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和图3,变坡滑道上跟踪顶进预制框架的台阶式混凝土后座, 包括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5,在台阶式混凝土后座本体5的与相邻的台阶 式混凝土后座本体5的前后接触面各设一道钢筋网6,钢筋网6距台阶式混 凝土后座本体5的表面保护层厚度为40mm~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5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反应性有机硅油及其衍生物在织物护理中的应用
- 下一篇:位移补偿式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