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保护浇注气体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6364.8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9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雷俊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俊虎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11/11;B22D11/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浇注 气体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连铸保护浇注气体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炼钢厂连铸保护浇注过程中因钢水下行流速很快,在浇注过程中产生负压,将少部分空气吸入,导致钢水在中间包和结晶器氮含量和氧含量增多,最终导致钢坯夹杂物增加。在此工艺段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处理钢水的成份和洁净度。为了解决这个工艺问题,炼钢厂大多采用手动球阀或减压阀阀调整气体流量。在连铸钢水浇注过程中气体流量的控制非常微小,一般需要控制流量在10NL/min左右,精度误差≤±1NL/min,气体流量的控制调整好后,因连铸平台在生产过程中一直处于震动状态,现实中使用手动阀门无法实现精确、稳定的长时间恒流量供气,最终导致钢水夹杂物在连铸工艺环节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保护浇注气体的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铸保护浇注气体的控制系统,包括中间气体控制柜、长水口气体控制柜、现场操作箱、配电柜和主控操作装置,所述长水口气体控制柜的长水口出气口连接连铸系统中的长水口,中间气体控制柜的三个出气端分别连接连铸系统中的塞棒、上水口和板件;所述长水口气体控制柜或中间气体控制柜中设置PLC控制器,而PLC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现场操作箱和主控操作装置,PLC控制器由配电柜供电,所述中间气体控制柜和长水口气体控制柜的每个支路上均设置手动球阀、气体过滤器、气体减压器、旁路阀、定径孔板气体控制系统、气体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压力传感器,其中气体过滤器、气体减压器、旁路阀、定径孔板气体控制系统、气体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压力传感器均连接PLC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现场操作箱设置在加工车间,主控操作装置设置在控制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气体控制柜和长水口气体控制柜的进气口均连接气源,且气源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气体过滤减压器和手动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水口气体控制柜内部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和流量检测单元,且长水口气体控制柜的长水口进气口依次连接流量控制单元、流量检测单元和长水口出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气体控制柜和长水口气体控制柜内部设置有精细过滤器,精细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流量控制单元,流量控制单元中的调控管道分两支,第一支路的调控管道上依次设置气体减压器和定径孔板气体控制系统,第二支路的调控管道上设置气减压器;流量检测单元的每条支路管道上均设置气体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压力传感体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此工序作为钢水成坯前最后工序,在浇钢过程中因钢水流速导致的吸力,使用氩气等惰性气体进行保护,避免钢水和空气的接触;
(2)通过自动化控制,在塞棒中心孔进行气体的稳定微量搅拌,有效避免水口结瘤现场,同时促使中间包钢液内夹杂物上浮;
(3)通过自动化控制,在上水口进行稳定吹气,并具有临时大流量高压力控制功能,有效避免上水口堵塞,上水口结瘤体粘连;
(4)在板件(氩封)环内进行微量气体供应,有效避免钢水在下水口吸入空气,在结晶器内形成新的氧化物和氮化物;
(5)有效降低钢坯内后生夹杂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示意图。
图3为长水口气体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铸系统1、长水口2、塞棒3、上水口4、中间气体控制柜5、长水口气体控制柜6、PLC控制器61、接线端子62、长水口进气口63、长水口出气口64、流量检测单元65、流量控制单元66、手动球阀67、现场操作箱7、配电柜8、主控操作装置9、计算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俊虎,未经雷俊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6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