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限位温控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7587.6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强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温控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具体是一种双限位温控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夏天取凉的一种电器产品。其原理是通过电驱动促使扇叶转动,从而带动空气流通产生自然风。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人们在传统的风扇基础上增加了新颖的功能,温控风扇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智能开启,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温控风扇大多是单限位控制,只能设置一个临界值,开启后一段时间再次判断是否在临界值,智能程度较低,灵敏度差,而且容易在临界点附近频繁开启和关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双限位温控风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限位温控风扇,包括电阻R1、芯片IC1、三极管V1和风扇M,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D1的阴极、继电器J、继电器J的触点J-1、电源VCC、芯片IC1的引脚1和芯片IC2的引脚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三极管V5的发射极、三极管V6的发射极、风扇M、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2的一个固定端和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和芯片IC1的引脚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5,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6的集电极和继电器J,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5的基极,三极管V5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三极管V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6的基极,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另一端连接风扇M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的型号均为LM3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继电器J为常开触点继电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均为热敏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双限位温控风扇结构简单、元器件少,使用两个电压比较器和两个电位器组成双限位控制模块,能够方便的设置风扇的开启温度和关闭温度,避免了传统温控风扇在临界点附近反复开启和关断,因此具有制作成本低、简单实用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双限位温控风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双限位温控风扇,包括电阻R1、芯片IC1、三极管V1和风扇M,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D1的阴极、继电器J、继电器J的触点J-1、电源VCC、芯片IC1的引脚1和芯片IC2的引脚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三极管V5的发射极、三极管V6的发射极、风扇M、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2的一个固定端和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和芯片IC1的引脚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5,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6的集电极和继电器J,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5的基极,三极管V5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三极管V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6的基极,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另一端连接风扇M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的型号均为LM321。
继电器J为常开触点继电器。电阻R2和电阻R3均为热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时,由于风扇M尚处在常温下,热敏电阻R2和R3的阻值很大,芯片IC1和IC2的1脚的电位均低于3脚设定的电位,IC1、IC2均输出低电平,三极管V1个V2均截止,V4由R7偏置而导通,V5、V6三极管截止。另外,B点通过继电器线圈获得高电位,令V2亦截止,电路处于待命状态。当温度升高至设定的下限值时,IC2因1脚电位高于3脚而输出高电平,使V3导通、V4截止,但由于R9的作用,V4截止后电路仍处在待命状态。当温度继续上升至设定的上限值时,IC1的1脚电位高于3脚,输出高电平使V1导通,V5、V6导通,J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风扇得电转动开始降温,V5、V6导通后使V2自锁导通。当温度低于上限值时,IC1输出翻转为低电平使V1截止,但由于V2的自锁作用,故风扇M不会停转。当温度至下限值时,IC2翻转输出低电平,V3截止,V4导通,于是V5、V6截止,继电器JJ释放,风扇停转。此后温度升高时,电路又重复上述过程。本电路可使风扇M在设定的上、下限温度范围内运转降温,它克服了以往电路温控范围窄、风扇启动频繁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强,未经张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7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