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7819.8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0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瑜;肖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凯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市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插片机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插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
背景技术
插接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连接方式,插接件一般由插件和接件构成,加工时通过插件插入接件的插孔中而完成连接。如电源线插头、电机骨架等即常采用插接方式,将插片插入基座而组成部件。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现已有自动实现插片的机器设备,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送料系统将插件输送至插接位置,按要求正确摆放并定位后由机械推力将插件推入接件的插孔中。
自动插片机的一大技术难点为插件的姿态调整和正确摆放,尤其对于不规则工件,一旦出现姿态偏差,插件即难以顺利插入插孔,甚至损坏工件。自动插片机主要通过振动盘来实现插件的姿态调整,但振动盘往往并不直接与插接工位衔接,需通过治具将经振动盘排列调整后输出的工件转运至插接工位以进行插接加工,现有的自动插片机,其转运治具多采用夹持方式夹取工件进行转运,夹持过程中难免造成工件姿态变化,从而导致自动插片机的工作可靠性下降,不良率上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运过程中不改变工件姿态,有利于提高自动插片机工作可靠性,提高加工良品率的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
一种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端面设置有负压吸盘,所述负压吸盘连通真空发生装置,所述治具主体相对于负压吸盘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塞驱动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驱动机构为气缸活塞杆式的活塞驱动机构,所述治具主体固定于活塞杆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驱动机构竖直设置,所述活塞杆沿竖向伸缩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主体的端面设置有接触同一工件的多个负压吸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主体端面设置有接触不同工件的多组负压吸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吸盘为刚性的负压吸盘。
上述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通过活塞驱动机构驱动治具主体向待转运工件移动,治具主体的负压吸盘抵压接触工件表面后,连通负压吸盘的真空发生装置启动,抽出负压吸盘内的空气,从而使工件因气压差而被负压吸盘吸附,以便转运,待输送至下一工位时,解除负压吸盘内的真空状态,则工件解除被吸附的状态,即可自负压吸盘脱离;转运工程中除抵触工件表面外,治具并无其它力作用于工件,转运过程中不会扰动工件姿态,提高了自动插片机工作可靠性,提高加工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转运治具安装于自动插片机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转运治具12、治具主体121、负压吸盘122、活塞驱动机构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12,包括治具主体121,所述治具主体121端面设置有负压吸盘122,所述负压吸盘122连通真空发生装置(图未示),所述治具主体121相对于负压吸盘122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塞驱动机构151。
上述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12,通过活塞驱动机构151驱动治具主体121向待转运工件移动,治具主体121的负压吸盘122抵压接触工件表面后,连通负压吸盘122的真空发生装置启动,抽出负压吸盘122内的空气,从而使工件因气压差而被负压吸盘122吸附,以便转运,待输送至下一工位时,解除负压吸盘122内的真空状态,则工件解除被吸附的状态,即可自负压吸盘122脱离;转运工程中除抵触工件表面外,治具并无其它力作用于工件,转运过程中不会扰动工件姿态,提高了自动插片机工作可靠性,提高加工良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凯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市凯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7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生产设备的负压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筒料夹持翻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