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9107.X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单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善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自动 补偿 系统 500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钢支撑起着增强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它一般情况是倾斜的链接构件,最常见的是人字形和交叉形状的,截面形式可以是钢管、H型钢、角钢等。但是过去采用的预加钢支撑轴力的施工方式无法直观地控制、调整压力,是一直困扰工程施工的难题。通常钢支撑预加轴力采用活络头与千斤顶配合使用,即在活络头处通过千斤顶加载轴力至预设值后,再对活络头加以固定。这种形式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钢支撑在预加轴力时,千斤顶设置于钢支撑的两侧,加载时钢支撑偏心受压,导致支撑构件很容易两侧受力不均匀;二是千斤顶加载后,使用钢楔对活络头加以固定,当钢楔发生变形或滑脱时,会导致钢支撑的卸荷;三是千斤顶只能对钢支撑预加单方向的轴向压力,无法施加轴向拉力;四是因千斤顶拆装不便,钢支撑加载后,再对其轴向力进行调整很困难;五是在拆除钢支撑时,钢支撑所受荷载会瞬间卸除,易产生安全隐患。在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领域,目前市场上最大吨位的千斤顶为300吨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填补市场空白,适用于直径为800mm钢管支撑上施加轴力。
所述的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包括大活塞杆、支撑筒体及缸体,所述支撑筒体通过导向套与缸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大活塞杆一端位于支撑筒体外,该端固定连接压盖,压盖上设置球头;大活塞杆另一端伸入缸体内且底部连接大活塞,该端内设有空腔,空腔内配合设置小活塞杆,小活塞杆一端固定在导向套上,另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位于缸体底部一端连接小活塞,所述小活塞与大活塞固定连接,小活塞能在小活塞杆上滑动,相邻连接件之间设有密封部件。
所述的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其特征在于从支撑筒体至缸体方向,所述导向套与大活塞杆之间依次设有防尘圈、轴用挡圈及支撑环,导向套与大活塞杆内壁之间设有支撑环和第一孔用挡圈,导向套与缸体之间设有第一O型挡圈。
所述的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其特征在于从支撑筒体至缸体方向,所述大活塞外壁与缸体内壁之间设有两个第二孔用挡圈及支撑环,支撑环设置在两个第二孔用挡圈之间;小活塞内壁与小活塞杆外壁之间设有两个轴用挡圈及支撑环,支撑环设置在两个轴用挡圈之间。
所述的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小活塞外壁与大活塞内壁之间设置第二O型挡圈。
所述的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支撑筒体外壁设有吊环。
上述的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500吨级千斤顶,包括大活塞杆、支撑筒体及缸体,所述支撑筒体通过导向套与缸体固定连接,大活塞杆一端位于支撑筒体外,该端固定连接压盖,压盖上设置球头;大活塞杆另一端伸入缸体内且底部连接大活塞,该端内设有空腔,空腔内配合设置小活塞杆,小活塞杆一端固定在导向套上,另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位于缸体底部一端连接小活塞,所述小活塞与大活塞固定连接,小活塞能在小活塞杆上滑动,相邻连接件之间设有密封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活塞,进一步提高大活塞杆的推力,能有效挡住外界施加给球头的推力,从而达到支撑作用,具有精度高、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维护方便等特点,与传统钢支撑相比,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最大变形及最大变化速率,在正常情况下,可将地下三层围护结构最大累计变形值控制在10mm左右,控制基坑围护水平位移变形的能力越强,控制变形的效果越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盖,2-吊环,3-支撑筒体,4-防尘圈,5-轴用挡圈,6-导向套,7-第一O型挡圈,8-支撑环,9-第一孔用挡圈,10-缸体,11-大活塞,12-第二O型挡圈,13-小活塞,14-小活塞杆,15-第二孔用挡圈,16-球头,17-大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善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善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9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藏式举升机
- 下一篇: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千斤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