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线管预制组合式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9546.0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田青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青茂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管 预制 组合式 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弯头,具体为一种穿线管预制组合式弯头。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为了建筑物布线的美观,现在常常采取墙壁或地板开槽,埋设穿线管,然后将线路放入穿线管内。穿线管中的电源线、网线等线路的铺设经常会遇到线路的改向,这种线路的改向有时候是在同一平面内进行改向,更多的时候是在两个垂直面之间进行改向,例如从墙面改向到地面,这就要求用于穿线的穿线管也需要顺应这种要求,而穿线管一般均是直管,通常的做法是在施工现场,工人采用手工进行弯制,往往会出现弯制弧度不合理,这样会造成施工后期弯管中线路无法抽动、更换。
随着本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采用连接弯头来改变线路的走向,将相邻两根穿线管分别插接在弯头两口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场手工弯制的问题,但是由于所用弯头两口部内径相同,只能用于规格相同的两根穿线管,而实际施工时,由于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要尽量避免破坏墙体里的钢筋结构,通常选用直径较小的穿线管,而地面所用穿线管直径越大,越有利于穿线,出现了规格不同的两根穿线管进行连接,所以原有弯头适用性较差,更重要的是对于穿线管在墙体和地面两个垂直面之间进行改向时,此单一弯头结构还是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无法使得两根穿线管在转向处与墙体、地面很好的贴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穿线管采用手工弯制或是现有弯头进行改向,存在上述诸多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穿线管预制组合式弯头。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穿线管预制组合式弯头,包括中空弯头本体,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中空弯头本体是由墙面连接弯管和地面连接弯管首尾相互活动插接在一起而构成,墙面连接弯管或地面连接弯管结构均包含首尾依次连接的小口径圆柱插接段、小口径圆柱弯曲段、变径圆台段以及大口径圆柱插接段。
为了进一步优化该弯头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本实用新型还进行了以下结构设计:
所述的小口径圆柱弯曲段的弧度所对应圆心角为45°<α<55°,此角度设计是申请人在施工现场经过多次实践总结以及理论计算所得到的,当墙面连接弯管和地面连接弯管插接在一起,以实现墙面和地面穿线管连接时,此角度设计能最大限度保证两根穿线管连接处与墙面或地面完美贴合,圆滑过渡。
所述的小口径圆柱插接段的长度m与变径圆台段、大口径圆柱插接段长度之和n相等,以保证墙面连接弯管和地面连接弯管相互插接牢固,与墙面或地面圆滑过渡。
所述的变径圆台段的轴截面顶角β为120°,使得小口径圆柱插接段在插入大口径圆柱插接段时,通过变径圆台段过渡配合,达到插接牢固的目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利用结构相同的墙面连接弯管和地面连接弯管首尾相互活动插接在一起构成整体式弯头,通过墙面连接弯管的大口径圆柱插接段或小口径圆柱插接段与地面连接弯管的小口径圆柱插接段或大口径圆柱插接段进行活动连接,继而实现两根不同规格穿线管的连接及改向;与此同时,由于小口径圆柱弯曲段的弧度所对应圆心角为45°<α<55°,当墙面连接弯管和地面连接弯管首尾相互活动插接在一起后,整个弯头的弧度所对应圆心角为90°<α<110°,此角度范围能最大限度保证两根穿线管连接处同时与墙面、地面完美贴合,圆滑过渡,穿好线后不会出现死线问题,施工规范、合理,而且保证墙面和地面后续施工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施工便捷、方便后期维修,而且施工规范、合理,工人操作趋于标准化,保证了施工质量,避免线路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改变墙面连接弯管和地面连接弯管的大小口径,以实现多规格变径穿线管之间的连接,随意组合,适用范围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墙面连接弯管;2-地面连接弯管;3-小口径圆柱插接段;4-小口径圆柱弯曲段;5-变径圆台段;6-大口径圆柱插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穿线管预制组合式弯头,如图1、2、3所示,包括中空弯头本体,中空弯头本体是由墙面连接弯管1和地面连接弯管2首尾相互活动插接在一起而构成,墙面连接弯管或地面连接弯管结构均包含首尾依次连接的小口径圆柱插接段3、小口径圆柱弯曲段4、变径圆台段5以及大口径圆柱插接段6,该弯管结构可通过现有成熟的注塑工艺一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青茂,未经田青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9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