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0055.8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张国立;张小询;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usb2 接头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
背景技术
USB设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机与设备连接方式,在移动存储、便携设备中
广泛应用,USB2.0接头是目前常用的USB设备的插接头。
目前的USB2.0接头外壳一般采用铁制壳体,USB2.0接头外壳一般由多个壳体相互卡合装配在一起,使得目前的USB2.0接头外壳结构强度较低,承压能力较差,使得该USB2.0接头外壳容易受压损坏,使得该USB2.0接头外壳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其结构强度较大、承压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包括:
前壳体;
后壳体,后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插接在前壳体的后端,下壳体与前壳体焊接连接,下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开口部,上壳体与下壳体焊接连接并盖合在开口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和前壳体之间激光熔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和前壳体之间形成一环形的熔接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激光熔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壳体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一卡扣凸块,下壳体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扣孔,两个卡扣凸块分别扣合在两个扣孔内,且两个卡扣凸块均与下壳体锡焊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前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采用焊接连接,这样,使得前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相互之间连接牢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结构强度较大,承压能力较强,不容易受压损坏,使得该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前壳体1的前后两端开口。
后壳体2包括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下壳体202插接在前壳体1的后端,下壳体202的外壁与前壳体1的内壁焊接连接,下壳体20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开口部2021,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焊接连接,并且上壳体201盖合在开口部2021上,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组成后壳体2,后壳体2为中空结构,后壳体2内用于容置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电子元件,前壳体1为中空结构,前壳体1内用于容置用于与USB接口进行插接连接的插接部件。
加强型短体USB2.0接头外壳的整体长度为22mm,长度较短。
前壳体1、下壳体202和上壳体201均为铁壳。
所述的下壳体202和前壳体1之间激光熔接,并且所述的下壳体202和前壳体1之间形成一环形的熔接面,这样使得下壳体202和前壳体1之间连接牢固,不易松脱。
所述的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之间激光熔接,这样使得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之间连接牢固,不易松脱。
所述的上壳体201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一卡扣凸块2011,下壳体202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扣孔2022,两个卡扣凸块2011分别扣合在两个扣孔2022内,且两个卡扣凸块2011均与下壳体202锡焊连接,这样,在将上壳体201装配到下壳体202上时,将两个卡扣凸块2011分别扣合到两个扣孔2022内,便于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之间的定位固定,当两个卡扣凸块2011分别扣合到两个扣孔2022内后,在将卡扣凸块2011与下壳体202进行锡焊连接。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未经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0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辅助支撑用中心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单芯直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