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1558.7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3F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4320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雨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雨水检查井是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 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检查用的井状构筑物,一般为塑料一体注塑而成或者砖砌 而成。雨水检查井设有沉泥室,用于收集雨水中的沉积下来的泥沙,由于现有雨水检查井在 定期清理沉泥室的沉积泥沙时,都是通过人工挖泥的方式将沉积的泥沙等污物,这种方式浪 费人力而且效率极低,同时,当沉泥室较为狭窄且深度较大的时候其底部的泥沙难以清除干 净,长期堆积后产生腐烂变质,对雨水检查井的周围环境卫生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雨水检查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水检查井,包括井座、横管、沉泥室和收集桶,其中 所述井座为竖直且无底的桶状结构,所述横管至少为两个且水平地设于井座的侧壁,所述沉 泥室为连接在井座下端的桶状结构,所述收集桶设于沉泥室内且所述收集桶的外径略小于沉 泥室的内径,所述收集桶上端设有吊耳。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井座上端的井座连接头和设于横管的远离井座一端的横管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沉泥室为上大下小的桶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井座的半径大于沉泥室上端的半径,所述井座与沉泥室的连接处设有站 立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桶的吊耳位于其桶状结构的中心轴线上,且所述吊耳通过至少两个 斜向的连接板与收集桶的侧壁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桶对沉积的泥沙进行收集,当需要清除泥沙时,只须通过吊耳将收 集桶吊起取出,即可对收集桶内泥沙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再将收集桶放回沉泥室内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使得清理工作变得十分便利,不仅节约了人力,也极大提高清理效率,同 时也使得清理效果更好;
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收集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井座1、横管2、沉泥室3和收集桶4,其中:
所述井座1为竖直且无底的桶状结构,井座1上端设有井座连接头11;
所述横管2至少为两个且水平地设于井座1的侧壁,横管2的远离井座1一端设有横管连接 头21;
所述沉泥室3为连接在井座1下端的、上大下小的桶状结构,所述井座1的半径大于沉泥室 3上端的半径,所述井座1与沉泥室3的连接处设有站立台阶12,以用作工人下井作业时站立的 支撑点;
所述收集桶4设于沉泥室3内且所述收集桶4的外径略小于沉泥室3的内径,使得收集桶4 容易被放入沉泥室3内;所述收集桶4上端设有吊耳41,所述吊耳41位于其桶状结构的中心轴 线上且通过至少两个斜向的连接板42与收集桶4的侧壁相连,使得在对收集桶4起吊时操作更 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1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疏通的快速落水地漏
- 下一篇:一种马桶及其双通道马桶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