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模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2181.7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马成成;王利刚;陈国栋;汪立忠;樊海元;衡银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21D11/10;E01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板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模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大型跨渠倒虹吸及排水倒虹吸工程中采用常规满堂架来实现 模板支撑,每仓满堂架都必须搭设、拆除,,每仓模板都必须安装、拆除, 耗时长、材料用量大、成本高、效率低、外观质量难以控制,并且工期会 严重拖延,后续工序无法跟进,严重影响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如期通水的节 点目标。如何开发一种能够对各种坡降、多断面倒虹吸、箱涵、隧洞及涵 洞施工中高效的内模支撑系统,以达到减少人工作业和材料周转的目的, 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模支 撑系统。该内模支撑系统大大减少人工作业、材料周转及费用摊销,并能 保证施工质量的可控性,能够有效的适用于各种坡降、多断面倒虹吸、箱 涵、隧洞及涵洞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模支撑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模板形状相适配的水平支撑桁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水 平支撑桁架的左支撑装置和右支撑装置,所述水平支撑桁架的左端与所述 左支撑装置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桁架的右端与所述右支撑装置的 上端相连接,所述左支撑装置的下端和所述右支撑装置的下端均设置有用 于带动所述左支撑装置、所述右支撑装置和水平支撑桁架整体上升或下降 的升降调节装置。
上述的一种内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左 侧支撑架和第二左侧支撑架,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和第二左侧支撑架通过 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的上端和第二左侧支撑架的上端均 与水平支撑桁架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右侧支撑架和第 二右侧支撑架,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架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架通过第二连杆 相连接,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架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架的上端均与水 平支撑桁架的右端相连接,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左侧支撑架的下 端、第二左侧支撑架的下端、第一右侧支撑架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 架的下端。
上述的一种内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多个 升降调节单元,所述升降调节单元包括调节丝杆和套在所述调节丝杆上的 调节螺母,所述调节丝杆的下端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下托板,所述第一左 侧支撑架的下端、第二左侧支撑架的下端、第一右侧支撑架的下端和所述 第二右侧支撑架的下端均设置有套管,所述调节丝杆的上端伸入套管内且 与所述套管呈滑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母的上表面和所述套管的下端接触连 接。
上述的一种内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和第一 右侧支撑架通过第三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架和所述第二右侧支 撑架通过第四连杆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内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的中部 和水平支撑桁架的中部、第一右侧支撑架的中部和水平支撑桁架的中部、 第二左侧支撑架的中部和水平支撑桁架的中部以及所述第二右侧支撑架 的中部和水平支撑桁架的中部均通过斜加强杆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内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第二 左侧支撑架、第一右侧支撑架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架均由多个竖直架体首 尾连接构成,所述竖直架体包括呈四方形分布的四个方管柱,相邻两个所 述方管柱通过横杆和斜撑杆相连接,四个所述方管柱的上端通过上端板相 连接,四个所述方管柱的下端通过下端板相连接,上方竖直架体的下端板 和下方竖直架体的上端板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的一种内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强架,所述辅 助加强架包括多个沿水平支撑桁架纵向水平布设的纵管和多个沿水平支 撑桁架横向水平布设的横管,多个所述纵管和多个所述横管纵横交错呈分 层布设,所述左支撑装置和所述右支撑装置均与所述纵管相连接,所述横 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纵管上,多个所述纵管的一端通过左侧竖管相连接,多 个所述纵管的另一端通过右侧竖管相连接,所述左侧竖管的上端与水平支 撑桁架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侧竖管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桁架的右端相连 接,所述左侧竖管的下端和右侧竖管的下端通过支撑在地面上的纵向水平 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2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湿喷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应急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