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体外周的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2253.8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金良成;马志新;翁鸣放;施君杰;余军达;柴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金海舟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215 浙江省岱山县东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体 包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外形美观的柱体外周的包装结 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020695224.6名称为《一种不锈钢复合包柱结构》的中国实 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包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不锈钢复合板和左右不锈 钢复合板周围设有内衬边框,上下不锈钢复合板和左右不锈钢复合板分别与上、下承重横 杆相连。使用时,该实用新型的大板面和超大板面不锈钢复合包柱机构能够保证大板面和 超大板面不锈钢包柱的板面平整、不易变形、不易折光、结构简单,不需要精确的现场安 装位置,实现了三维方向的调整,安装省时省工。然而,该包柱外观简单,安装后有棱角, 难以满足将柱体包装成圆柱的包装要求,因此该包柱结构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外形美观、装饰 效果好、能将柱体包装成圆柱的柱体外周的包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柱体外周的包装结构,包括有 包覆在柱体外表面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弧形板,相邻所述的板体通过固定装 置相固定,固定在一起的板体能将柱体包裹于其中而成为完整的圆柱体,所述弧形板为岩 棉板,所述岩棉板的表面上贴置有金属夹板,所述金属夹板的底部与地面相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夹板的侧部相对设置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之间形成能嵌入固定 装置的固定腔。
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连接塞,所述连接塞为表面粗糙的柱体,所述柱体能嵌 入固定腔中而与金属夹板相固定。
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中空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能嵌 入固定腔中而通过螺钉与金属夹板相固定。
作为改进,相邻金属夹板之间留有拼接缝,所述拼接缝的宽度小于2mm。
作为改进,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为90°,所述完整的圆柱体由四个弧形板拼接而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能提高外形美观度的花纹。
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柱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与柱体相固定的连接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板体表面光滑,外表面上设置有花纹,外 形美观,装饰效果好,花纹式样多可选择,满足使用者的装饰要求,板体拼接形成完整的 圆柱体,拼接缝小,不影响装饰效果,板体损坏时,将延伸边脱开连接塞即可拆分,更换 十分方便,板体材料轻,运输方便,采用岩棉板作内芯隔音隔热,岩棉板外包覆金属夹板, 更坚固,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投影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去除部分金属夹板后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柱体外周的包装结构,包括有包覆在柱体1外表面的 板体,所述板体为弧形板,相邻所述的板体通过固定装置相固定,固定在一起的板体能将 柱体1包裹于其中而成为完整的圆柱体,所述弧形板为岩棉板2,所述岩棉板2的表面上 贴置有金属夹板3,所述金属夹板3的底部与地面4相固定,所述金属夹板3的侧部相对 设置有延伸边31,所述延伸边31之间形成能嵌入固定装置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装置为连 接塞5,所述连接塞5为表面粗糙的柱体,所述柱体能嵌入固定腔中而与金属夹板3相固 定。所述固定装置为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中空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能嵌入固定腔中而 通过螺钉与金属夹板相固定。相邻金属夹板之间留有拼接缝6,所述拼接缝6的宽度L小 于2mm。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为90°,所述完整的圆柱体由四个弧形板拼接而成。所述圆柱 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能提高外形美观度的花纹。所述圆柱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与柱体相固 定的连接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金海舟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市金海舟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2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