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2942.9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2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佩曼·安吉萨;迈克尔·克雷扎尼夫斯基;贾迈勒·埃丁·米杜恩;贾米勒·M·阿勒万;阿卜杜勒莫纳姆·萨西;库马尔·马哈德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组件。
背景技术
期望能够管理施加至车辆的力(例如在后部碰撞中)以避开某些车辆 部件,例如与燃料系统相关联的并且邻近和在车辆乘客舱室内的那些部件。 然而,包装限制和其他的设计考虑(例如为了提高燃料效率的重量高效结 构)限制了设计空间和常见加强件的使用。因此,在当前的设计空间和性 能参数中改善能量管理是期望的,但是目前仍面临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装置 以及车辆组件,以至少实现在诸如后部碰撞中的力施加至车辆时对施加的 力进行管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组件,包括:支柱部 件,支柱部件包括具有在车辆的后部区域的上部中的第一端的第一构件, 以及均连接至第一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位于车辆的乘客 区域下方的下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以及位于乘客区域上方的上车辆 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其中,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分别连接至下车辆单片 式车身结构部件和上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并且其中,支柱部件和下 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以及上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限定构造成将后 部碰撞力引导绕过车辆的乘客区域和燃料加注区域的上后部碰撞力传递路 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燃料加注区域为车辆的后侧围外板组 件的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燃料加注组件支撑在车辆 的后侧围外板组件的前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乘客区域为车辆的后部乘客舱室的后 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乘客车门开口限定在车辆组件以及下 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和上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为车辆的 下车身子组件的一部分,并且上车辆单片式结构部件为车辆的车顶纵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车身子组件包括后部保险杠、后部 车轮壳体部件以及底部框架部件,并且下车辆单片式车身结构部件为底部 框架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三构件为整体成型 的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为整 体成型的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为钢 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组件,包括:位于车辆 的乘客区域上方的车顶纵梁;下车身子组件,下车身子组件包括后部保险 杠、后部车轮壳体部件以及底部框架部件,底部框架部件位于乘客区域下 方;以及上车身结构支柱,上车身结构支柱包括具有在后部保险杠上方并 在车辆的后部区域中的第一端的第一构件,上车身结构支柱还包括均连接 至第一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分别连 接底部框架部件和车顶纵梁,车辆的后部区域包括位于下车身子组件和上 车身结构支柱之间的燃料加注区域,其中车辆组件被构造成将后部碰撞力 引导绕过乘客区域和燃料加注区域穿过下后部碰撞力传递路径和上后部碰 撞力传递路径,下后部碰撞力传递路径在后部保险杠和底部框架部件之间 延伸,上后部碰撞力传递路径从第一构件的第一端穿过上车身结构支柱延 伸至底部框架部件和车顶纵梁中的每一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燃料加注区域为车辆的后侧围外板组 件的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燃料加注组件支撑在燃料 加注区域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乘客区域的车门开口限定在车顶 纵梁、上车身结构支柱、后部车轮壳体部件以及底部框架部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后部车轮壳体部件串联地设置在底部 框架部件和上车身结构支柱的第二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车身结构支柱的第二构件直接接合 后部车轮壳体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构件和第三构件为整体成型的构 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为整 体成型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2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连接式车门防下垂的加强筋组件
- 下一篇:一种车辆及其车身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