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比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3587.7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46;F16K31/06;B01D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流量 控制 比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仪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用于气 相色谱仪测试时进气用的气体流量控制比例阀。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多组份混合物的分离、分析工具,它是以气体为流动相, 采用冲洗法的柱色谱技术。当多组份的分析物质进入到色谱柱时,由于各组分 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的运 行速度也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经检测后 转换为电信号送至数据处理工作站,从而完成了对被测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稳定气体控制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技术,气相色谱仪测试样品首先需要低压的、 动态的、稳定的各种气体载体。目前市面上常见用于控制气体流量的阀体存在 着不同的问题,要么控制的精密传统阀体不能动态控制气体流量;或者,能够 哦动态控制的阀体,但对低压小流量的控制又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气相色谱仪测试时进气用的控制阀体精 度不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比例阀,能够动态稳定的控制气相 色谱仪测试时进气微小压力微小流量。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比例阀,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阀芯和阀体,阀芯装在隔磁套筒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弹簧抵 住阀芯的尾端,隔磁套筒外套装有磁环,磁环和隔磁套筒插装在线圈组件内, 隔磁套筒尾端伸出线圈组件的一端用卡簧固定,隔磁套筒头部装在阀体的套筒 安装槽;
所述阀体包括壳体,气阻气嘴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气嘴安装槽内,壳体内 设有气孔使安装槽气嘴安装槽与外界连通,气孔上装有过滤装置;
所述阀芯包括芯轴,芯轴前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橡胶垫安装座,橡胶 垫安装座内装有橡胶垫,橡胶垫安装座后端抵住复位弹簧,所述芯轴前端装有 端盖,端盖上与橡胶垫对应处设有过孔。
进一步,所述线圈组件和阀体间装有垫片。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滤网通过螺母锁在气孔的过滤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气阻气嘴与壳体间装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隔磁套筒头部装在阀体的套筒安装槽,阀芯装在隔磁套筒的 安装槽,橡胶垫受复位弹簧作用抵住气阻气嘴。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宝塔弹簧。
进一步,所述隔磁套筒与阀体间装有第二密封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比例阀,能够动态稳定的控制气相色 谱仪测试时进气微小压力微小流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磁套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4所示,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比例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阀芯1 和阀体2,阀芯1装在隔磁套筒3的安装槽301,安装槽301内装有弹簧4抵住 阀芯1的尾端,隔磁套筒3外套装有磁环5,磁环5和隔磁套筒3插装在线圈组 件6内,隔磁套筒3尾端伸出线圈组件6的一端用卡簧7固定,所述隔磁套筒3 头部装在阀体2的套筒安装槽200,阀芯1装在隔磁套筒3的安装槽301,橡胶 垫103受复位弹簧104作用抵住气阻气嘴202。
所述阀体2包括壳体201,气阻气嘴202固定安装在壳体201内的气嘴安装 槽201a内,壳体201内设有气孔201b使安装槽气嘴安装槽201a与外界连通, 气孔201b上装有过滤装置203;
所述阀芯1包括芯轴101,芯轴101前端设有凹槽101a,凹槽101a内装有 橡胶垫安装座102,橡胶垫安装座102内装有橡胶垫103,橡胶垫安装座102后 端抵住复位弹簧104,所述芯轴101前端装有端盖105,端盖105上与橡胶垫103 对应处设有过孔105a。
优选地,所述线圈组件6和阀体2间装有垫片8。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203包括滤网203a,滤网203a通过螺母203b锁在 气孔201b的过滤安装槽201b0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3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