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集成式限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5191.6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3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俭华;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集成 限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流电抗器与快速开关组合式保护限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短路电流的限制,主要采用的是将按满足长时通流和满足短路电流动热稳定双重原则设计的限流电抗器串入主回路当中,以保证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直接对流过电抗器的短路电流进行限制。
按照满足系统额定电流下长时通流和满足短路电流下动热稳定双重原则设计的限流电抗器存在以下问题:①电抗器的绕线或铜/铝排载流截面积要求很大,这就造成了限流电抗器的体积和重量很大;②相同的电抗值条件下,载流截面积很大也就造成了电抗器的造价很高;③为了满足实际生产和现场安装运行的可行性,综合考虑造价,就造成了限流电抗器的电抗率只能做到20%以内,限流深度有限。归根结底是因为必须满足系统额定电流下电抗器的长时通流能力造成的,而限流电抗器在系统额定电流下正常运行时,对电力系统是不具备任何正面意义的,相反还会带来电能损耗、电压降和电磁干扰等不利影响。因此常规的限流电抗器技术有它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关分、合闸速度快,电抗器不需要长时通流,只需要按满足短路冲击电流的短时动热稳定以及匝间纵向绝缘设计,正常运行时可以避免电能损耗,短路故障时可保证限流效果的集成式限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体化集成式限流装置,包括上绝缘筒、下绝缘筒、深度限流电抗器、快速开关、抑陡度吸能器、隔离电源,所述隔离电源设置在下绝缘筒内,所述深度限流电抗器悬挂于上绝缘筒外壁上,所述快速开关安装于上绝缘筒内,所述快速开关通过上、下接线座与连接铜排连接后,再分别连到上绝缘筒顶部和底部的上、下引出线,再通过上、下引出线与上绝缘筒外壁上的深度限流电抗器的进出线端相连接;所述抑陡度吸能器连接在快速开关的上、下接线座两端;所述上绝缘筒与下绝缘筒之间设有检修节,在检修节中设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快速开关上的罗克线圈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电源与隔离电源次级相连接后,再由隔离电源初级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
所述抑陡度吸能器包括能量吸收器和陡度抑制器,所述能量吸收器与陡度抑制器相并联连接;所述能量吸收器包括绝缘环氧桶、上接线座、下接线座、内置脱离器、上、下铝旋塞、氧化锌阀片,所述氧化锌阀片放置于绝缘环氧桶中部,所述氧化锌阀片上部与内置脱离器相连接,下部与下铝旋塞连接,所述下铝旋塞底部经一个弹簧花垫与下接线座相连,所述上接线座、下接线座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绝缘环氧桶上;所述上铝旋塞设置上接线座与内置脱离器之间;
所述陡度抑制器包括绝缘外壳,在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两个串联的内置薄膜电容,所述绝缘外壳上部连接有上接线座,下部连接有下接线座,上、下接线座与薄膜电容相接。
所述能量吸收器和陡度抑制器通过引出排并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集成式限流电抗器采用满足短时通流动热稳定要求,根据用户现场要求限流深度设计电抗器的参数值,其安装方式采用与快速换流开关设备一体化集成式安装。
(2)快速换流开关设备中的快速开关的上下接线座两端,连接抑陡度吸能器,其作用是,当装置后段(下级)发生短路时,控制器发出命令使快速开关动作分闸进行换流,将短路电流转入电抗器进行深度限流,在电流转换到电抗器的瞬间,在电抗器上将产生幅值较高、陡度较大的感应电势,该电势作用于快速开关断口两端,有可能使开关熄弧困难或不能熄弧而导致换流失败。将抑陡度吸能器接在开关断口的两端后,会将电势的幅值进行限制,同时将电势的陡度限制降低,以满足开关断口电弧的熄灭条件,保证安全可靠的开断和完成换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5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