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5785.7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中;廖书林;张进锋;华建敏;马强;尹贞;金慧宁;朱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2;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价铬 污染 地下水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属于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地下水中的六价铬污染由于其显著的危害性而尤为引人关注。六价铬是已被研究证实的“三致”污染物,它在土壤和地下水中主要以CrO42~和HCrO4~等形式存在,可溶性强,易迁移,被定为环境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目前,针对六价铬污染的地下水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来进行修复,分别是抽提处理技术和原位PRB修复技术。
1)、抽出处理修复技术(P&T)是地下水异位处理的经典修复技术,上世纪末期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它是将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出来,然后在地面上进行处理。由于将地下水的处理场所转移至地面上,因此可选的技术较多,适用于各类型污染的地下水处理。但是该技术具有修复时间长,修复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等缺点,因而在近几年的修复领域,该技术并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2)、原位PRB(PermeableReactiveBarrier)修复技术。PRB修复技术是可渗透性反应墙修复技术的简称,它通过在地下安装可渗透反应材料墙体以拦截地下水污染羽,污染羽与反应墙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吸附等多种反应,从而降低地下水目标污染物浓度。传统的PRB技术是一种被动的原位修复技术,它的修复效果与水文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联。当待修复污染区域土层渗透系数较小的情况下,传统的PRB修复效果相对较差;同时,传统的PRB技术在进行大范围区域地下水修复时,往往需大面积开挖,这不仅导致施工难度大,修复成本增加,同时也不利于后期PRB反应材料的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施工难度及修复成本,能对修复材料进行更换的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水系统、布水系统和填料系统,所述抽水系统包括抽水井、井管和潜水泵,抽水井内设有井管,井管的中下部具有用于放置在目标污染含水层的水位面以下的筛管,潜水泵设置在筛管内,导管一端与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相通、另一端伸出井管并与地面上的布水主管连接相通;所述布水系统包括布水主管和多个布水支管,多个布水支管与布水主管连接,且各布水支管沿管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的填料系统包括挡板及设置在挡板内从上至下的还原反应填料层、吸附填充层和渗透层,多个布水支管呈辐射状布设在还原反应填料层的上部,还原反应填料层内的还原反应介质用于将地下水中的六价铬污染物还原为三价铬,所述的吸附填充层内的吸附介质用于吸附地下水中剩余的六价铬污染物,所述的渗透层内的渗透介质用于渗透修复后的地下水。
其中:所述还原反应填料层的还原反应介质为粒径在1~5mm的铁粉。
所述吸附填充层内的吸附介质为粒径在1mm~8mm的沸石或/和活性炭。
按质量百分比,所述渗透层内的渗透介质为50~70%的粒径在0.15mm~0.55mm的砂砾和30~50%的粒径在0.56mm~1.0mm的砂砾。
所述导管上部设有取样口。
所述井管与抽水井之间具有膨润土密封层,筛管与抽水井之间填充有粒径在0.5mm~10mm的砂砾。
本实用新型的修复装置采用抽水系统、布水系统和填料系统,通过抽水系统和布水系统将目标污染的地下水循环抽注至填料系统中,其填料系统采用挡板及设置在挡板内从上至下的还原反应填料层、吸附填充层和渗透层,通过挡板将上表层的土壤分开,一方面能防止还原反应填料层、吸附填充层和渗透层内的渗透介质材料流失,另一方面也便于施工和管理,可操作性强。本实用新型将填料系统设置在土壤的上表层位置,方便了修复装置的安装以及后期的运营和管理,便于后期填料系统内材料更换与管理,大大降低了修复的成本以及施工与运营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5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抗振结构的净水机
- 下一篇:油液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