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翻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6835.3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益波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烹饪 设备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机械机构,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机械翻板机构。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然而对食物的烹调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想使食物烹调得美味可口,需要相当的技巧,不是每个普通人轻易就能够实现的。
在传统烹饪过程中,物料被油炸或水煮以后,过滤油或者水的工作一般是由人手直接操作完成,这种操作方式,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增大,同时在过滤油或者水的时候,难免会产生高温油或水飞溅,灼伤人体,产生不安全隐患。
在CN203028586U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回油装置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油装置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该烹饪设备上设置有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平台上方设置有接油装置,所述接油装置用于回收所述锅具中的烹饪用油;在这个申请中,其机械结构比较复杂,同时在这个申请中,使用过的油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杂质,当把使用过的油泵入储油罐,二次直接使用时会堵塞出油阀门,造成出油量不稳定或漏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能够用于同一位置滤油滤水的翻板机构,解决了以往烹饪设备中滤油滤水机构复杂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二次直接使用回油产生的堵塞阀门,漏油现象。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翻板中轴线中间部位的二侧固定转轴,转轴的外侧分别安装着轴承和轴承座;翻板中轴线上还固定着支架,该支架和推出机构的伸缩端活动连接。
翻板由二个U型槽或V型槽或梯形槽或圆弧槽或异型槽背靠背固定在一起;或者翻板形状是工字型。
一支转轴固定在翻板中轴线上,转轴二头分别伸出翻板边缘;或者翻板中轴线的中间部位向二侧固定二支同轴心的转轴。
转轴的外侧分别安装着轴承和轴承座。
翻板中轴线上还固定着支架,支架上开孔,孔与推出机构的伸缩端孔同心,并用销钉活动连接。
推出机构的伸缩端开有孔。
推出驱动机构采用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或丝杆滑块或电机带动齿轮齿条机构。
推出机构的固定端固定着支架,该支架上开孔,通过该孔用销钉与外部固定板活动连接。
推出机构处于原始位置时,锅中下水进入下水道;推出机构推出时,翻板转向,锅中下油进入存油罐,进一步地,人工进行杂质沉淀,过滤,检验合格后回用;滤油和滤水时,锅处于同一个位置,节约了空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翻板机构,解决了以往烹饪设备中滤油滤水机构复杂的问题,节约了锅的行程,节约了设备的空间,同时避免了二次直接使用回油产生的堵塞阀门,出油不稳定或者漏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此处转轴,轴承,轴承座略去;
图3是实施例1下水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下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翻板是二个异型槽100,101背靠背固定在一起,该异型槽由长方槽和梯型槽连接组成。
转轴121,131固定在翻板中轴线的中间部位,二头分别伸出翻板边缘,二支转轴同轴心。
转轴121的外侧安装着轴承123和轴承座122,转轴131的外侧安装着轴承133和轴承座132。
翻板中轴线上还固定着支架102,104,支架102,104上开孔,孔与推出机构的伸缩端146的孔同心,用销钉106活动连接。
推出机构由气缸142,支架143,销钉144组成。
气缸142的固定端固定着支架143,支架143上开孔,通过该孔用销钉144与外部固定板145活动连接。
推出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如图3所示,锅141中下水进入下水道149;推出机构推出时,如图4所示,翻板转向,锅141中下油进入存油罐148,进一步地,进行杂质沉淀,过滤,人工检验合格后回用;滤油滤水时,锅141处于同一个位置,节约了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益波,未经周益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6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