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玻璃铝合金窗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6950.0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邢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德节能门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5/20;E06B3/16;E06B3/263;E06B3/667;E06B3/677;E06B3/6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玻璃 铝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窗,特别是一种中空玻璃铝合金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市场上所使用的绝大多是塑钢、铝合金门窗和少数木窗,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建筑门窗的功能不再仅局限于采光和通风,而更重要的是加强其实用功能如防水、隔音隔热等。
现有的铝合金窗多用胶条固定玻璃,胶条材料收缩率大,使型材和玻璃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胶条,导致铝合金门窗的气密封较差;现有的中空玻璃中多设计为中部真空,温度变化时使玻璃中部结有露珠等,难以清除,导致视线模糊;市场上大多数铝合金窗存在隔热隔音效果不佳、玻璃破碎后碎片掉落、强度不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空玻璃铝合金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窗多用胶条固定玻璃,胶条材料收缩率大,使型材和玻璃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胶条,导致铝合金门窗的气密封较差;现有的中空玻璃中多设计为中部真空,温度变化时使玻璃中部结有露珠等,难以清除;市场上多数铝合金窗存在隔热隔音效果不佳、玻璃破碎后碎片掉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玻璃铝合金窗,包括铝合金型材和固定在铝合金型材上的玻璃,所述玻璃包括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所述铝合金型材包括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上固定框定位固定上层玻璃,下固定框定位固定下层玻璃,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中间连接有隔热条;所述上固定框包括L型结构板一、L型结构板二、L型结构板三、L型结构板四、T型结构板一、T型结构板二、T型结构板三、凸点、卡槽一和卡槽二,所述T型结构板二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2中,所述L型结构板二与所述L型结构板三卡合连接,所述L型结构板四与所述凸点卡合连接;所述下固定框包括L型结构板五、L型结构板六、L型结构板七、L型结构板八、卡槽三和卡部,所述L型结构板六与所述L型结构板七卡合连接,所述卡部连接于所述L型结构板八中,所述卡部包括弯曲连接部和横向连接条;所述上层玻璃与所述下层玻璃之间用铝条连接,所述铝条中盛有干燥剂,下层玻璃的上表面贴有防爆膜。
在上述的中空玻璃铝合金窗中,所述的上层玻璃与下层玻璃连接边缘用丁基胶密封,铝条也固定在丁基胶上。
在上述的中空玻璃铝合金窗中,所述的铝条中部有个容纳腔,所述干燥剂位于容纳腔内,并与内部空气接触。
在上述的中空玻璃铝合金窗中,所述的上固定框与固定上层玻璃之间和下固定框与下层玻璃之间用玻璃胶条固定,位于所述卡槽二下方和所述卡部末端的上方。
在上述的中空玻璃铝合金窗中,所述的隔热条连接在卡槽三和卡槽一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铝合金窗的铝合金型材为多空腔,上下固定框用隔热条连接,使得隔音隔热效果好;上下层玻璃使用铝条连接,使用丁基胶密封,中部的铝条可以有效的控制胶条收缩,使型材和玻璃之间的玻璃胶条稳固,不会产生较大的缝隙,使得铝合金门窗的气密封好;中空玻璃中有干燥剂,可以使的玻璃中部保持干燥,不会模糊;玻璃内部贴有防爆膜,使得玻璃破碎后的碎片不会掉落、强度不够,使用和生活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的主观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上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下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中空玻璃密封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德节能门窗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德节能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6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太阳能储能窗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化防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