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7802.0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5/00 | 分类号: | A47C1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洪***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壁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居住的室内,尤其是在人们居住使用面积较小的住室内,人们为了便于承放某些常用的物件,常常在室内的墙壁上安装壁架。为了保证强度,壁架多采用金属制成并用螺钉固定在墙壁上。现有技术中的壁架多为固定式壁架,其形状和尺寸都是不可改变的,闲置不用时仍然要占据一定的室内空间,使原本就狭小的住室显得更加拥挤。
在授权公告号CN201759070U,名称为“一种可伸缩式壁架”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布了一种壁架,该可伸缩式壁架,该壁架由固定板、水平板和支撑板三块呈矩形状的板块通过连接片和螺钉相互铰接组成,水平板的一长边与固定板的一大面上端铰接,水平板的另一长边与支撑板的一长边铰接;在固定板与水平板相互交接的大面下端的长边上设有挡条。这样的设置,方便在使用时,用支撑板将水平板支撑成平台,方便承放物件,不用时,水平板和支撑板平挂在固定板上。
在授权公告号CN202567676U,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壁架”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壁架,包括壁架、盒子、架条,所述的壁架由若干个架条组成,架条通过螺钉固定在墙壁上,壁架中间挂有电视机,电视机周围设置有若干个盒子。
上述专利中的壁架一般仅作为放置物品之用,功能较为单一。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储物、就坐功能的壁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壁架,包括安装在墙面上的板状支架,板状支架垂直于墙面设置,板状支架上形成放置物品的放置台,还包括第一板状座椅,第一板状座椅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衔接板以及供使用者就坐的坐板,底板沿水平方向设置,衔接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坐板沿水平方向设置,衔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坐板连接,底板、衔接板以及坐板均与墙面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板状支架的下部形成收纳板,收纳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收纳板内设有收纳槽,所述坐板包括相互衔接的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第一坐板的一端与所述衔接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二坐板连接,第二坐板可伸缩地收纳在收纳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收纳板远离所述第一坐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纵板,第一纵板的上端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一端与第一纵板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纵板,在第二纵板上设有通孔,通孔沿水平方向布设,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衔接板之间的第二板状座椅,第二板状座椅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以及连接在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的平板,平板的一端朝所述衔接板水平延伸,另一端朝背离所述衔接板的方向水平延伸并从第一纵板的正下方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衔接板上设有用以供手抓持的穿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板状支架的基础上设置第一板状座椅,板状支架的放置台可以搁放各种物品,第一板状座椅可以供使用者就坐,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板状支架具有放置物品和供使用者就坐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坐板包括相互衔接的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第二坐板可伸缩地收纳在板状支架的收纳槽内,当第二坐板收纳在收纳槽中时,坐板可供一人就坐,当第二坐板从收纳槽中拉出时,坐板可供两人就坐,如此能够达到节省占用空间且方便使用者就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板状支架11-收纳板
12-第一纵板13-横板
14-第二纵板15-通孔
20-第一板状座椅21-坐板
211-第一坐板212-第二坐板
22-衔接板23-底板
24-穿孔30-第二板状座椅
31-第一竖板32-平板
33-第二竖板40-储物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一种多功能壁架,包括安装在墙面上的板状支架10,板状支架10垂直于墙面设置,板状支架10上形成放置物品的放置台,在实施例中,板状支架10采用塑胶材质,电钻打孔,耐用,不易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7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