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拔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8231.2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林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9/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8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拔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艾灸拔罐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艾灸和拔罐相结合是一种新的疗法,将二者的功效结合起来,但是传统的艾灸拔罐中并不能将艾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很好的作用于人体,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拔罐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罐体很好的将艾条燃烧产生的能量传递至人体,使疗效最大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灸拔罐器,包括两端开口的罐体,罐体中设有将其分为上罐体和下罐体的隔板,上罐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穿插设有烟气管,烟气管的下端设有艾条,烟气管的中部设有若干烟气孔,且烟气孔位于顶盖的下侧,隔板的底部穿插设有能量导管,能量导管的两端均设有带有若干能量传递孔的端盖,且能量导管的底端与下罐体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罐体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嘴。
进一步地,烟气管伸出顶盖的一端上设有能够控制烟气排量的风门。
进一步地,烟气管的中部均匀设有若干烟气孔,且烟气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能量导管两端的端盖上均匀设有若干能量传递孔,且顶部的端盖和底部的端盖上能量传递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顶盖为向上凸起的半球形。
进一步地,隔板为向下凹陷的半球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艾条点燃,将艾条未燃烧的一端插在设置于顶盖上的烟气管底部,艾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孔从烟气管排出,将本实用新型扣在人体需要拔罐的部位,罐体的底部和能量导管的底部同时接触皮肤,然后通过真空嘴抽真空,使拔罐器与人体皮肤之间产生真空吸力从而防止脱落,艾条燃烧时产生的能量从能量导管两端的能量传递孔传递至人体皮肤,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罐体很好的将艾条燃烧产生的能量传递至人体,使疗效最大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风门,通过调节风门的开度可以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
进一步地,能量导管顶部的端盖和底部的端盖上的能量传递孔交错设置,可以防止艾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烬通过能量传递孔掉落至人体皮肤造成灼伤。
进一步地,顶盖设置成向上凸起的半球形,顶盖对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烟气能够起到聚集作用,更好的通过烟气孔排出。
进一步地,隔板设置成向下凹陷的半球形,隔板本身形成一个碗型的燃烧室,使艾条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其中,1、烟气孔;2、顶盖;3、隔板;4、罐体;5、烟气管;6、风门;7、艾条;8、能量导管;9、真空嘴;10、能量传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艾灸拔罐器,包括两端开口的罐体4,罐体4中设有将其分为上罐体和下罐体的隔板3,隔板3为向下凹陷的半球形,上罐体的顶部设有顶盖2,顶盖2为向上凸起的半球形,顶盖2上穿插设有烟气管5,烟气管5的下端设有艾条7,烟气管5的中部均匀设有若干烟气孔1,且烟气孔1位于顶盖2的下侧,同时烟气孔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烟气管5伸出顶盖2的一端上设有能够控制烟气排量的风门6,隔板3的底部穿插设有能量导管8,能量导管8的两端均设有带有若干能量传递孔10的端盖,能量传递孔10均匀地设在端盖上,且顶部的端盖和底部的端盖上能量传递孔10交错设置,同时能量导管8的底端与下罐体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罐体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嘴9,真空嘴9上设有密封塞。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艾条7点燃,将艾条7未燃烧的一端插在设置于顶盖2上的烟气管5底部,艾条7在向下凹陷的半球形的隔板3形成的燃烧室中燃烧,艾条7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孔1从烟气管5排出,通过控制风门6的开度可以控制艾条7的燃烧速度,调好风门6后,将本实用新型扣在人体需要拔罐的部位,罐体4的底部和能量导管8的底部同时接触皮肤,然后通过真空嘴9抽真空,使拔罐器与人体皮肤之间产生真空吸力从而防止脱落,艾条7燃烧时产生的能量从能量导管8两端的能量传递孔10传递至人体皮肤,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林,未经赵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8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针灸用固定支架
- 下一篇:手部穴位理疗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