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蠕形螨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8389.X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7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娥;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用蠕形螨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蠕形螨收集器,适用于实验室采集、分离单个蠕形螨时使用。
背景技术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是一类小型永久性寄生螨,主要寄生于人和各种动物的毛囊、皮脂腺、睑板腺、表皮凹陷处等地方。若大量繁殖可引起人和动物蠕形螨病,研究表明在人体上,蠕形螨主要引起酒渣鼻、脂溢性脱发、睑缘炎、毛囊炎、皮脂腺炎等皮肤病。蠕形螨的致病性越来越受到了医学研究者的重视。对人体蠕形螨的采集主要采用透明胶带法、皮肤挤压法和SSSB三种方法,然而由于蠕形螨比较小,大小为100~400um,采用这三种方法采集的蠕形螨往往和皮脂混合在一起,给蠕形螨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尽管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618599)公布了一种蠕形螨分离纯化装置,但其构造复杂,操作繁琐,每次需要大量的样本才能将蠕形螨收集起来,不能采集单个蠕形螨。目前对单个蠕形螨的采集常采用昆虫针挑取,由于其操作在显微镜下的玻片上进行,容易打滑,不能确保每次都能成功挑取蠕形螨,而且昆虫针挑取蠕形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严重影响了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实验中分离采集单个蠕形螨的困难,提高取螨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蠕形螨收集器,该器械可确保能准确分离采集到单个蠕形螨,而且采集到的蠕形螨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蠕形螨收集器是由皮囊、管型柄部、收集部和尖部四部分组成,收集部和尖部是由透明的有机玻璃或玻璃制成。
上述蠕形螨收集器的皮囊由橡胶制成,与管型柄部相连,使用时挤压皮囊,可通过柄部使收集部产生负压,将蠕形螨吸入收集部内。管型柄部为塑料或有机玻璃材料,柄部长3~4cm,管径为外径2mm,内径为0.2mm。收集部为玻璃或有机玻璃制成的椭圆形结构,其内径为0.6x1.2mm。收集部一端和管型柄部相连,另一端和尖部相连,尖部为玻璃毛细管,内径为0.1mm,外径为0.5mm,尖部长为1cm。收集部与柄部、尖部通过焊接相连并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快速的分离收集到单个蠕形螨,而且收集到收集部的蠕形螨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确保了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囊,2.管型柄部,3.收集部,4.尖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1.皮囊,2.管型柄部,3.收集部,4.尖部。1为橡胶质地的球形囊状物,用手掌掌握气流大小,从而使收集部内形成负压,将蠕形螨通过尖部吸入到收集部。管型手柄2为圆柱状,其材质为玻璃或塑料,柄部长3~4cm,管径为外径2mm,内径为0.2mm。管型柄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和收集部3相连相通。3为玻璃或有机玻璃制成的透明的椭圆形结构,其大小为0.6x1.2mm。4为玻璃毛细管,内径为0.1mm,外径为0.5mm,长为1cm。通过焊接的方式与3相连相通。要确保管型柄部2、收集部3、尖部4之间的链接紧密,防止漏气。使用时,在显微镜下,将尖部对准蠕形螨,手指压缩皮囊使收集部产生负压,将蠕形螨通过尖部吸入到收集部,由于尖部和收集部都是透明的玻璃,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收集蠕形螨的全部过程,这样可确保每次取螨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8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果树种植的气力喷雾机
- 下一篇:一种昆虫诱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