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卷棉包装线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9061.X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0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肖艳军;杨欢;朱娜;陈朝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卷棉 包装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卷棉包装线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卷棉包装线是用于大卷包装的生产线,实现大卷的贴标、贴胶带、周封、端封等一系 列的功能。目前现有的大卷棉包装线控制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操作不便:主要表现在大卷棉的生产线大部分工序都是靠人工完成的,由于大卷棉的 体积,重量等问题,在贴标、贴胶带、周封、端封等工序上人工实现相对比较困难,劳动工 作量相对也会增加,既浪费了生产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效率,工人们人身安全也存在着危险。
2.管理不便:由于大卷棉厚度变化太大,很有可能造成检测可靠性与稳定性下降。主要 表现在每个工序都需要相应的装置,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和时间的积累,导致机械结构老化, 这些因素可能会产生故障,又因为大卷棉本身就比较庞大,工人们重新修改或调试的难度相 对较大,非专业人员无法判别所产生故障的位置,达不到理想的控制目的,更甚者会造成设 备无法正常工作或引起事故,所以一般只能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试。
3.成本高昂:目前现有的包装方法基本上是全人工或者半人工半自动机械方式完成的, 需要人工贴胶带、贴标签、装入塑料膜袋、端封、装铁框。只有很小一部分包装线采用PLC 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但PLC价格昂贵,这样控制系统的成本高。
4.维护不便:主要表现在大卷棉包装线中的大卷棉的材料厚度往往能够达到2-75mm, 大卷直径能达到接近1m,卷料幅面能达到约1.5-2m,且卷料中心筒直径较小。由于材料厚 度较大、材质疏松、体积较大等特点,一旦某个工序出了问题,需要重新进行检测和调整。 即使有PLC作为控制器,也很难维护。因为控制程序都是按工艺顺序编写,一旦出现故障或 者某个工序任务更改,则需要专业人员重新编写程序,使用成本高。并且控制器所有走线都 是直接和元器件电连接,当控制器的元器件受损需要更换时必须拆线和重新接线,影响使用 时间,极大耗费了财力和精力。
5.更新困难:一般这种以PLC作为控制器更新比较滞后,扫描周期太长。既不能向控制 器发送信息参数,也没有办法接受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不能及时的更新,造成经济上的 损失。这种处理器在设计时便针对所有固定的控制对象,在编程时按照所需的工艺顺序写出, 可能在某些功能上会留出富余的控制输入输出点,但其预留功能点也具有针对性,不便于通 用性扩展,从而无法满足对后续功能改进和优化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卷棉包装线的控制系 统,该控制系统以嵌入式控制系统作为核心,并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各个功能电路模 块化,可高效低成本的实现对大卷棉包装线过程进行控制和动作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卷棉包装线的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8255扩展模块、手/自动切换模块、通讯模 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继电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与电 源模块、8255扩展模块、手/自动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和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通道电连 接,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通道与外部直流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控制系统供 电;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接近开关传感器、磁性开关传感器和第一光电隔离,所述接近开 关传感器和磁性开关传感器均通过第一光电隔离与8255扩展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 包括第二光电隔离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一端通过第二光电隔离与8255扩展模块电连 接,另一端与外部气缸电磁阀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人机交互模块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 模块包括键盘控制电路和液晶显示电路,所述键盘控制电路与8255扩展模块电连接,所述 液晶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效廉价:该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电压、 低功耗、易扩展、体积小、性价比高等特点,且相较于PLC来说在满足相应功能及精度要求 的同时,还大大节约了成本。控制系统采用简单的C语言进行编程,按照模块化的编程思想, 通俗易懂,并且实现了设备的故障诊断,减少了使用及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9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