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强制循环真空热结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9086.X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兆光色谱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封代臣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强制 循环 真空 结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结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立式强制循环真空热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一水葡萄糖的结晶有卧式间歇冷结晶、立式连续冷结晶、立式连续热结晶等方式,目前国内大部分采用的是卧式间歇冷结晶,其工艺比较成熟,但结晶速度比较慢,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而且是间歇操作,不易实现自控。立式连续冷结晶在国外用的较多,基本上实现了自控连续化操作,但存在结晶颗粒较小,晶体易搭桥的难题。目前的立式连续热结晶还存在一次结晶收率低的缺点,阻碍了立式连续热结晶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快速连续结晶的立式强制循环真空热结晶装置,解决结晶颗粒小,晶体易搭桥的难题,同时简化了设备,提高了结晶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强制循环真空热结晶装置,包括进料罐、闪蒸罐、热交换加热器,其特征是,进料罐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连接进料泵,进料罐顶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闪蒸罐的顶部,闪蒸罐的底部出料口依次通过第三管道、循环泵、第二管道、热交换器和第五管道后连接到循环料进料口,循环料进料口位于闪蒸罐的中央,且循环料进料口朝上设置并由盖板封堵,在循环出料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在第三管道上引出一个晶体出料管道和阀门;在第二管道或/和第五管道中设置有电加热线圈。
进一步地,进料罐的第一蒸气进口设置在其顶端,第一蒸气出口设置在其下部,第一蒸气进、出口连接第一蒸气加热管的两端,且第一蒸气加热管为一根连续管。
进一步地,热交换加热器的第二蒸气进口和第二蒸气出口分别对应设置在其底部和中部,并连接在第二蒸气加热管的两端,且第二蒸气加热管为一根连续管。
进一步地,所述闪蒸罐的顶部有抽真空管口,中部的内腔有冷凝管,外表面有分别连接在冷凝管两端的冷凝介质进口和冷凝介质出口,冷凝介质进口低于冷凝介质出口。
进一步地,在进料泵与进料罐之间、进料罐与闪蒸罐之间、闪蒸罐与循环泵之间、循环泵与闪蒸罐之间均设有相应的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立式强制循环真空热结晶装置特别适用于一水葡萄糖连续结晶,其优点是:加快了结晶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占地面积;避免了伪晶的生成,解决了结晶颗粒小,晶体易搭桥的难题;与立式连续冷结晶相结合,解决了一次收率低,比旋度偏小的难题。采用真空系统,与蒸发的有机结合,既减少了热量损失,又减少了设备投资;连续化的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料进料口的剖视图;
图3为冷凝管与闪蒸罐配合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冷凝管与闪蒸罐配合处侧视图。
图中用箭头表示工作过程中液料及物料的流动方向。
图中:1进料罐,11浆料出料口,12原料进料口,13第一蒸气进口,14第一蒸气出口,15第一蒸气加热管,2进料泵,3闪蒸罐,31抽真空管口,32冷凝介质进口,33冷凝介质出口,34浆料进料口,35出料口,36循环料进料口,361盖板,362喷射孔,37冷凝管,38开口,39护板,391密封垫圈,392焊缝,4热交换加热器,41加热料进料口,42加热料出料口,43第二蒸气进口,44第二蒸气出口,45第二蒸气加热管,5循环泵,61第一管道,62第二管道,63第三管道,64第四管道,65第五管道,71晶体出料阀,72阀门,8电加热圈,8’电加热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强制循环真空热结晶装置,包括进料罐1、进料泵2、闪蒸罐3、热交换加热器4、循环泵5及连接管道和阀门。
闪蒸罐3的顶部有抽真空管口31,抽真空管口31外接一抽真空设备,用于抽取闪蒸罐内3的蒸汽,工作状态下,闪蒸罐3内处于负压状态;闪蒸罐3的内部有冷凝管37,冷凝管37两端口分别连接到外表面冷凝介质进口32和冷凝介质出口33,形成冷却系统,通过冷凝介质的循环带走罐内热量,用于降温结晶。在工作时,冷凝管中的冷水处于常压状态,冷凝管使用连续的进行折弯,使用一根通管,可以避免在冷凝管处形成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兆光色谱分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兆光色谱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90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层析系统
- 下一篇:基于超声波震荡的气味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