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抢险用发动机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1272.7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来滨;庞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铃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0 | 分类号: | F01P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抢险 发动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抢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抢险用发动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转时,高温燃气及摩擦生成的热会使活塞、缸套、缸盖和气门 等零件的温度升高,并引起热变形,降低机械强度,破坏润滑油膜,致使发动 机性能降低。为了避免发动机过热,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 车用发动机冷却装置以冷却液冷却为主。
如图1所示,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包括散热器100、节温器200、水泵 300和风扇400。散热器100布置在车头前方,以便与风扇400配合。水泵300 是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水泵叶轮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节温器200 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 的工作情况随时调节。
具体的,当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低于节温器200的阀门开启温度,节温器 200关闭冷却液流向散热器100的通道,这时全部冷却液经管路进入水泵300, 经水泵300加压后直接流回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即为小循环水路。
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大于节温器200的阀门全开温度时,节温器200的阀 门全开并关闭小循环管路,全部冷却液经大循环管路进入散热器100,经过散热 器100冷却后低温冷却液进入水泵300,经水泵300加压后冷却液进入发动机进 行冷却循环,保证发动机在适当温度范围内工作,即为大循环水路。
当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高于节温器200的阀门开启温度,而低于节温器200 的阀门全开温度时,节温器阀门部分开启,发动机冷却液同时进行大小循环。
目前,在一些场所,例如对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需要配备应急水泵机组, 应急水泵机组中需配备抢险用发动机。虽然现有车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靠性 较高,但是无法将其直接应用于应急水泵机组中。因为现有车用发动机在使用 时是随车移动的,其散热器的冷却依靠风冷,而在应急抢险时,发动机固定在 某一位置,不会移动,导致其散热性能差,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抢险用发动机散热装置,以 解决在应急抢险时,发动机固定在某一位置,导致其散热性能差,严重影响发 动机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抢险用发动机散热装置, 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入 口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节温器,所述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水泵,所述热 交换器上还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两 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抢险用发动机散 热装置设计了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 热交换器上还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因而采用热交换器替代了散热器 和风扇,通过冷却水对冷却液进行冷却,有效保证了发动机的散热,并且也减 少了发动机的零部件,使得发动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抢险用发动机散热装置通过冷却水对冷却液进行冷却, 有效保证了发动机的散热,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并且也减少了发动机的零 部件,使得发动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散热器,200、节温器、300、水泵,400、风扇,1、热交换器, 11、冷却液入口,12、冷却液出口,13、冷却水入口,14、冷却水出口。
图1中实心箭头代表冷却液的流向,空心箭头代表风的流向;图2中实心 箭头代表冷却液的流向,空心箭头代表冷却水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一种抢险用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上 设有冷却液入口11和冷却液出口12,冷却液入口11连接发动机的节温器(图 中未示出),冷却液出口12连接发动机的水泵(图中未示出),热交换器1上还 设有冷却水入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
冷却水入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分别位于热交换器1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铃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铃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1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