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控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1372.X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曙光;王军明;赛志浩;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5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宋文学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摄像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夜间交通监控摄像的监控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夜间运动车辆车牌识别主要由卡口相机、电子警察(实质仍为卡口相机)辅助闪光灯补光实现,但以上两种设备价格高昂,安装工艺复杂,不适宜大规模普及,无法达到平安城市监控全覆盖的要求。普通高清监控摄像头夜间识别运动车辆车牌主要依靠常亮光源补光,但无法抑制车辆强光照射,解决画面拖尾现象,识别率极低。传统补光方法采用卤素灯(功率500W以上)、LED白光灯(功率80W以上),均存在耗电量大,无法抑制车辆强光,无法解决运动车辆画面拖尾现象,车牌识别率低。卤素灯灯光颜色对车牌识别不利,识别率仅能达到30%,车牌清晰度不高,并且使用寿命短,耗电量高,发热量大,启动瞬间对监控系统影响大,易造成设备故障率升高。功率80W以上LED白光灯对车牌识别有利,但LED灯光线集中,分布不均匀,光柱中间部分较亮,两侧明显发暗,只能识别光柱较亮位置车牌,不能覆盖整个路面,无法抑制车辆强光,无法解决运动车辆画面拖尾现象,识别率低于50%,车牌清晰度可以,但灯光刺眼,易引发交通事故,不符合交通安全法规要求。
专利201220656533.1公开了一种新型道路监控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摄像头上连接有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上连接数据存储装置,摄像头上连接有辅助摄像装置,辅助摄像装置包括传感装置和补光装置,传感装置和补光装置与摄像头相连接。该新型道路监控摄像装置,能够提高拍摄精度和拍摄图像质量。
现有技术的监控摄像装置存在能耗高、安全性差、画面容易出现拖尾现象等问题,夜间如何采用一种监控摄像装置和方法,既可以抑制车辆强光照射,又可以识别运动车辆车牌,是监控行业内的难题,国内外至今未有成功案例,随着高清监控的智能化深度应用,社会需求更加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夜间识别运动中车辆车牌的监控摄像装置,提高车辆号牌识别率,达到智能化车牌检索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降低监控摄像装置补光灯的功率,节能环保的同时还能保护驾驶员安全驾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监控摄像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和与监控摄像头同向安装的LED补光灯,LED补光灯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设置在后壳体内部的电路控制模块和设置在前壳体内部的LED灯,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反光杯和遮光板,遮光板中部设有透光窗口,前壳体的后壁与后壳体的前壁相连接,电路控制模块和LED灯相连接,所述透光窗口与反光杯的出口相配合设置,所述透光窗口上设有凸透镜,所述LED灯的功率为5-50W,反光杯和遮光板通过与前壳体前端相配合的安装框架固定设置在前壳体前端。
LED补光灯采用与透光窗口相配合的凸透镜,凸透镜与反光杯相配合将LDE灯所射出的发散的光线集中成为平行光线,使照射范围内的光线分布均匀,亮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采用功率为5-50W的LED灯与凸透镜组合既能够满足车辆号牌识别的要求,又能够避免光线过强,造成画面拖尾现象。并且本实用新型LED补光灯所提供的光源光线柔和,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与LED灯距离不同处的光线亮度一致,不会由于光线变化而影响司机视线,造成安全事故。
优选的,所述LED灯的功率为10-30W。
更优选的,所述LED灯的功率为20W。
所述前壳体前端设有一端面,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与端面相配合的框架前壁和与前壳体侧壁相配合的框架外侧壁,框架外侧壁与框架前壁外侧边缘相连接,所述前壳体的端面设有螺孔,所述框架前壁上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前壳体前端。
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与前壳体端面内侧相配合的框架内侧壁,所述框架内侧壁的一端与框架前壁内侧边缘相连接,所述框架内侧壁的另一端与遮光板相接触。
框架内侧壁的另一端紧紧压在遮光板上,避免了雨水从安装框架与遮光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LED补光灯内部,影响LED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所述端面与安装框架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端面中部设有与密封垫圈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密封垫圈的截面为“T”形,所述密封垫圈包括水平部分和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位于水平部分中部,密封垫圈的突起部分与凹槽相配合,密封垫圈的水平部分与框架前壁相配合。
“T”形密封垫圈的设置提高了遮光板与前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避免LED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风沙雨水的侵蚀,大大的延长了LED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未经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1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