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黄酒灌装输送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2227.3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2 | 分类号: | B67C3/22;B67C3/24;B65B5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酒 灌装 输送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黄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酒灌装输送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黄酒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酒种,也是未来最有希望走向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的酒品。黄酒因其为世界最古老的酒种、醇和的口感、健康的消费理念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黄酒的罐装已采用机械完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为了保证黄酒的安全,需要对黄酒的灌装环境进行杀菌和除尘处理,从而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黄酒保持良好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酒灌装输送移动装置,以便更好地改善黄酒灌装输送处理效果,方便根据需要更好地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酒灌装输送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支撑腔,底部支撑腔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腔;底部支撑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上部连接有马达轴,马达轴上部连接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部放置有多个灌装瓶,顶板腔左侧设置有供液腔,供液腔左侧连接有第二进液管,供液腔上部连接有多个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上部均连接有黄酒坛,供液腔右侧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下部连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液管;底部支撑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空气加热器和右空气加热器,左空气加热器和右空气加热器上部分别连接有左供风管和右供风管,左供风管和右供风管上部分别连接有左出风腔和右出风腔。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腔上部设置有处理腔,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别设置在处理腔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旋转平台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滚珠和右支撑滚珠。
进一步地,顶板腔右侧设置有除尘器,除尘器下部连接有进尘管,进尘管下部连接有进尘腔,进尘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吸尘管。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腔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脚轮。
进一步地,第一进液管上部均设置有第一球形阀,第二进液管右侧设置有第二球形阀。
该装置中,在除尘器的作用下,空气中的灰尘从吸尘管被吸入进尘腔,灰尘再从进尘管进入除尘器内进行收集,使处理腔内保持无尘环境。在无尘环境下进行黄酒的灌装,使黄酒保持良好的品质。在左空气加热器和右空气加热器的作用下,加热后的空气分别从左供风管和右供风管进入左出风腔和右出风腔后吹出,使处理腔内的温度上升,将细菌杀灭,保证黄酒的安全。第二进液管接通外部管道,打开第二球形阀,黄酒从第二进液管进入供液腔,再从供液管进入出液腔。打开出液管上的阀门开关,黄酒从出液管流出,进入下方的灌装瓶内,完成黄酒的灌装。在电动马达的作用下,马达轴带动旋转平台转动,将灌装瓶输送到右侧。工作人员将灌满黄酒的灌装瓶取下,再放上新的灌装瓶,继续进行下一轮灌装,使灌装能连续进行。关闭第二球形阀,打开第一球形阀,黄酒坛内储存的黄酒从第一进液管进入供液腔,再从供液管进入出液腔,最后从出液管流出,进入下方的灌装瓶内完成灌装。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有效地针对黄酒进行生产灌装,并方便输送移动,改善了黄酒灌装输送处理效果,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底部支撑腔;2、电动马达;3、马达轴;4、供液腔;5、右支撑滚珠;6、右立柱;7、灌装瓶;8、处理腔;9、右空气加热器;10、吸尘管;11、进尘腔;12、进尘管;13、除尘器;14、右出风腔;15、顶板腔;16、供液管;17、出液管;18、旋转平台;19、第二球形阀;20、左出风腔;21、出液腔;22、第二进液管;23、左立柱;24、右供风管;25、黄酒坛;26、左空气加热器;27、左供风管;28、左支撑滚珠;29、第一进液管;30、脚轮;31、第一球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2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