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卡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3166.2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叶圣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沭阳县和宇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236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卡齿。
背景技术
汽车零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卡齿是汽车零配件的一种,然而现有的卡齿是单独设置的,用途单一,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卡齿进行配合,操作繁琐,不利于维修与安装,成本较高,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卡齿,解决现有的卡齿是单独设置的,用途单一,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卡齿进行配合,操作繁琐,不利于维修与安装,成本较高,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
一种新型卡齿,包括卡轮与卡杆,所述的卡轮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为1-3cm,所述的圆形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卡轮包括第一卡轮、第二卡轮与第三卡轮,所述的第二卡轮与第三卡轮以第一卡轮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卡轮与第三卡轮均位于第一卡轮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的第二卡轮的直径r2为第一卡轮的直径r1的二分之一,所述的第二卡轮的高度h2为第一卡轮的高度h1的三分之一,所述的第二卡轮与第三卡轮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的卡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卡杆一端设有第四卡轮,另一端设有安装端,所述的第四卡轮的直径r3为第二卡轮的直径r2的二分之一,所述的第四卡轮的高度h3等于第二卡轮的高度h2,所述的第一卡轮、第二卡轮、第三卡轮与第四卡轮上均设有多个卡齿,所述的卡齿之间设有卡槽,所述的卡齿与卡槽配合使用。
上述的一种新型卡齿,其中,所述的第一卡轮、第二卡轮与第三卡轮均为圆环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新型卡齿,其中,所述的卡槽的宽度为0.5-1cm。
上述的一种新型卡齿,其中,所述的卡杆穿过圆形通孔,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实现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卡齿,包括卡轮与卡杆,卡轮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圆形通孔,卡轮包括第一卡轮、第二卡轮与第三卡轮,卡杆一端设有第四卡轮,另一端设有安装端,第一卡轮、第二卡轮、第三卡轮与第四卡轮上均设有多个卡齿,卡齿之间设有卡槽,卡齿与卡槽配合使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不同规格的卡轮设置在同一个卡轮上,节约大量的成本与空间,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安装时将卡杆穿过圆形通孔,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实现固定连接,便于维修与拆卸,经济可靠,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轮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卡轮与第二卡轮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卡齿,包括卡轮1与卡杆11,所述的卡轮1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圆形通孔2,所述的圆形通孔2的直径为1-3cm,所述的圆形通孔2内设有内螺纹3,所述的卡轮1包括第一卡轮4、第二卡轮5与第三卡轮6,所述的第二卡轮5与第三卡轮6以第一卡轮4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卡轮5与第三卡轮6均位于第一卡轮4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的第二卡轮5的直径r2为第一卡轮4的直径r1的二分之一,所述的第二卡轮5的高度h2为第一卡轮4的高度h1的三分之一,所述的第二卡轮5与第三卡轮6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的卡杆11上设有外螺纹9,所述的卡杆11一端设有第四卡轮10,另一端设有安装端12,所述的第四卡轮10的直径r3为第二卡轮5的直径r2的二分之一,所述的第四卡轮10的高度h3等于第二卡轮5的高度h2,所述的第一卡轮4、第二卡轮5、第三卡轮6与第四卡轮10上均设有多个卡齿7,所述的卡齿7之间设有卡槽8,所述的卡齿7与卡槽8配合使用。
上述的一种新型卡齿,其中,所述的第一卡轮4、第二卡轮5与第三卡轮6均为圆环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新型卡齿,其中,所述的卡槽8的宽度为0.5-1cm。
上述的一种新型卡齿,其中,所述的卡杆11穿过圆形通孔2,通过内螺纹3与外螺纹9实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沭阳县和宇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沭阳县和宇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
- 下一篇:电子装置的通用串行端口接头的受力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