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砂工艺的合金沉砂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5221.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吉树鹏;倪德才;李臣;曲长龙;颜廷龙;李罡;肖在馨;郭显赋;杨靖;毛鑫;靳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6;F04B53/14;F04B53/12;F04B53/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艺 合金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泵,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砂工艺的合金沉砂抽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油田开采过程中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油层出砂越来越严重,油井机 采能够有效防砂,避免砂卡、砂埋管柱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采用防砂泵采油是油田常用 的机采工艺,由于管式抽油泵活塞运动频繁,因此要求,防砂泵在有效防砂的同时,应该还 具有较高的耐磨蚀能力,从而达到延长检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油成本的目的。
对于出砂严重油井采用防砂泵进行生产,是一种合理有效的采油工艺,而一般常 规的防砂泵采用长泵筒和带有刮砂装置的短柱塞配合,由于不是长柱塞、短泵筒的结构,生 产过程中,液体中的细粉砂不能全部被带到泵筒外,很容易存在卡泵的可能,或者停井后造 成液体中细粉砂沉淀到泵筒中,产生砂埋现象,而再次起抽时,很容易造成卡泵。
目前国内外防砂泵设计及制造工艺存在很多不足,一些厂家新研制的长柱塞防砂 泵虽然有效的起到了防砂作用,但存在很多隐患,例如长柱塞采用对接方式,在机采过程 中,长柱塞的对接位置机械性能比较差,容易断裂或者卡泵,造成停产;同时,泵阀下分流接 头一般的设计和加工工艺是焊接方式,在长期工作中由于井下各种液体腐蚀,焊口容易腐 蚀泄漏,造成泵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防砂泵结构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 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防砂工艺的合金沉砂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防砂工艺的合金沉砂抽油泵包括有外管、泵筒、柱塞和加 长管,其中泵筒设在外管的内腔中,柱塞设在泵筒的内腔中,柱塞的下端设有出油阀,加长 管下部的内腔中设有第一进油阀和第二进油阀。
外管的下端连接有沉砂尾管。
柱塞的长度大于泵筒的长度,柱塞外涂设有防腐涂层,泵筒的内壁与柱塞接触的 部位涂设有防腐涂层。
加长管的下端连接有分流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柱塞上行时:柱塞下端的出油阀与第一进油阀和第二进油阀之间加长管内腔空间 变大,压力降低,井液在沉没压力的作用下,井内液体经侧向进油孔进液,顶开第一进油阀 和第二进油阀进入加长管内腔,柱塞上部的液体同时被举升一个冲程的高度;柱塞下行时: 第一进油阀和第二进油阀关闭,出油阀被顶开,进入加长管内腔的液体被迫经过柱塞内孔 到达柱塞上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泵筒与外管之间有一环形空间,在上冲程时液体中的细 粉砂在柱塞运行过程中,由于重力分离作用通过环形空间进入沉砂尾管。在整个生产过程 中柱塞与泵筒始终处于全长配合,避免了砂粒进入泵筒的机率,停泵时可有效防止砂埋柱 塞及抽油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因采用特殊涂层对泵筒内壁和柱塞外表面进行处理,合金防砂泵抗磨、抗腐蚀能 力大幅度提高;长柱塞、短泵筒的合理优化结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柱塞与泵筒始终全长 配合,减小了砂粒进入泵筒的机率,提高了防砂水平。使防砂效果大幅提高,避免了砂埋、砂 卡管柱,柱塞断裂,分流接头泄漏,抗磨、抗腐蚀性能也远远高于普通防砂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外管2、泵筒3、柱塞4、加长管5、出油阀
6、第一进油阀7、第二进油阀8、沉砂尾管9、分流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防砂工艺的合金沉砂抽油泵包括有外管1、泵筒2、柱塞3和 加长管4,其中泵筒2设在外管1的内腔中,柱塞3设在泵筒2的内腔中,柱塞3的下端设有出油 阀5,加长管4下部的内腔中设有第一进油阀6和第二进油阀7。
外管1的下端连接有沉砂尾管8。
柱塞3的长度大于泵筒2的长度,柱塞3外涂设有防腐涂层,泵筒2的内壁与柱塞3接 触的部位涂设有防腐涂层。
加长管4的下端连接有分流接头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柱塞3上行时:柱塞3下端的出油阀5与第一进油阀6和第二进油阀7之间加长管4内 腔空间变大,压力降低,井液在沉没压力的作用下,井内液体经侧向进油孔进液,顶开第一 进油阀6和第二进油阀7进入加长管4内腔,柱塞3上部的液体同时被举升一个冲程的高度; 柱塞3下行时:第一进油阀6和第二进油阀7关闭,出油阀5被顶开,进入加长管4内腔的液体 被迫经过柱塞3内孔到达柱塞3上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泵筒2与外管1之间有一环形空间, 在上冲程时液体中的细粉砂在柱塞3运行过程中,由于重力分离作用通过环形空间进入沉 砂尾管8。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柱塞3与泵筒2始终处于全长配合,避免了砂粒进入泵筒2的机 率,停泵时可有效防止砂埋柱塞3及抽油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5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星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康明斯PT喷油器检测实验的密封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