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灵敏的惯性启动箭尾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6542.3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9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麦康林;钟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康林;钟耀芬 |
主分类号: | F21S9/00 | 分类号: | F21S9/00;F21V23/04;F21V23/00;F21V21/002;F21W1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惯性 启动 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灵敏的惯性启动箭尾灯。
背景技术
很多人喜欢用箭在夜间狩猎,尤其是在国外。为方便找回射出的箭,往往在箭尾上安装有箭尾灯。但现有的箭尾灯基本需要在射箭前提前点亮,这样的点亮方式耗时较多,导致突遇猎物的情况下,错失狩猎的最好时机。同时,箭在弦上时,由于箭尾在发光,导致人靠近箭尾瞄准时,眼睛瞳孔因箭尾的光线进入而缩小,导致可视距离变小,不利于瞄准目标。现在也有一种利用惯性实现箭尾灯的点亮和关闭的商品,但是其所依赖的惯性力均由设置在箭尾灯最上方的部件提供,由于受限于箭尾灯的自身重量,导致其惯性力非常小,导致切换非常不灵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依靠惯性灵敏地控制点亮和关闭的箭尾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灵敏的惯性启动箭尾灯,包括自上而下延伸的外壳、外壳内设有的低压光源和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状态组合组件,所述状态组合组件包括推动部和换向部件,所述状态组合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壁的锁定部、虚接部和导向部,所述虚接部为处于导向部和锁定部之间的可供推动部上下滑动的沟槽;锁定部、虚接部和导向部围成一个供换向部件上下滑动的管腔;推动部下方设有所述的电源,所述低压光源设在电源的下方,低压光源具有常通连接端和接触连接端,低压光源的常通连接端与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低压光源的接触连接端处于电源的下方,接触连接端与电源之间设有导电弹簧,所述接触连接端对应地与电源负极/正极连接,使得低压光源、导电弹簧和电源形成可通断回路;导电弹簧的下方设有具有两端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上设有支架,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支架与导电弹簧连接;换向部件在惯性的驱动下使推动部在锁定部和虚接部之间切换,从而令接触连接端与导电弹簧在电性连接和电性断开之间切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向部件的上方设有增加惯性力的惯性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的换向部件、推动部、锁定部、导向部均设有倾斜方向相同的工作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外壳的下方设有夹线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复位弹簧的弹性模量大于导电弹簧的弹性模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换向部件在惯性的驱动下使推动部在锁定部和虚接部之间切换,从而令电源的接触连接端与导电弹簧在电性连接和电性断开之间切换。由于电源处于导电弹簧和复位弹簧的上方,且电源质量较大,故利用电源自身惯性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用于箭尾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施例接触连接端与导电弹簧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例接触连接端与导电弹簧电性断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施例推动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状态组合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施例换向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施例导电弹簧、复位弹簧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的推动部推动正在处于虚接部的换向部件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的换向部件向进入导向部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的换向部件向与锁定部配合时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9,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康林;钟耀芬,未经麦康林;钟耀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6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