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LED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7044.0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增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增金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6;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贴片LED。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一般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它的光源通常由一 个个小的贴片LED组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LED显示屏都带有了屏幕控 制功能。目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授权公告号为“CN202929602U”的实用新型专 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红外地址信号的交互式LED显示屏,它的图像显示LED显示屏中的每个 发光二极管的四周均设置有隔光板,每个发光二极管及其四周的隔光板组成一个发光单元, 每个发光单元内均设置有一个红外二极管。上述LED显示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不 足之处:由于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红外二极管,因此导致了每个发 光单元的面积都较大,从而使得该LED显示屏的点间距较大,进而导致了LED显示屏的清晰 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大大减小每个发光单元的面 积,从而能够大大减小LED显示屏的点间距,进而能够大大提高LED显示屏清晰度的贴片 LED。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下结构的贴片LED:它包括一个带有凹 腔的壳体,其中,壳体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基座和至少一个接线座,所有基座的一端和所有接 线座一端均位于凹腔内,所有基座的另一端和所有接线座的另一端均设有引脚,所有引脚均 露出在壳体外,每个基座上均固定有一颗LED芯片,其中一颗LED芯片为可发出红外线的红 外LED芯片,剩余的LED芯片均为可发出人类肉眼可见光线的可见光LED芯片,所有LED芯 片的其中一个电极分别与其所在的基座电连接,所有LED芯片的另一个电极分别与其所在基 座极性相反的其中一个基座或接线座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LED,其中,凹腔内设有LED灌封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LED,其中,壳体上固定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接线座和 第二接线座,固定在第一基座上的LED芯片为红外LED芯片,固定在第二基座上的LED芯片 为可见光LED芯片,红外LED芯片的其中一个电极与第一基座电连接,红外LED芯片的另一 个电极与第一接线座电连接,可见光LED芯片的其中一个电极与第二基座电连接,可见光LED 芯片的另一个电极与第二接线座电连接,第一基座的极性与第一接线座的极性相反,第二基 座的极性与第二接线座的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LED,其中,可见光LED芯片为红光LED芯片或绿光LED芯片或 蓝光LED芯片或黄光LED芯片或白光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LED,其中,壳体上固定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基座、第 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和第三接线座,固定在第一基座上的LED芯片为红外LED芯片,固定 在第二基座上的LED芯片和固定在第三基座上的LED芯片均为可见光LED芯片,红外LED芯 片的其中一个电极与第一基座电连接,红外LED芯片的另一个电极与第一接线座电连接,固 定在第二基座上的可见光LED芯片的其中一个电极与第二基座电连接,固定在第二基座上的 可见光LED芯片的另一个电极与第二接线座电连接,固定在第三基座上的可见光LED芯片的 其中一个电极与第三基座电连接,固定在第三基座上的可见光LED芯片的另一个电极与第三 接线座电连接,第一基座的极性与第一接线座的极性相反,第二基座的极性与第二接线座的 极性相反,第三基座的极性与第三接线座的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LED,其中,两个可见光LED芯片为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 片和蓝光LED芯片中的任意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增金,未经蔡增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7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