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及折流板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7084.5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9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冯立强;刘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状 记忆 合金 折流板 换热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流板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浮头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一种换热器。该种换热器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地插入或抽出壳体,方便清洗和检修。为了达到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增加湍动程度,并使壳程流体垂直冲刷管束的目的,换热器中增设了折流板,以改善传热,增大壳程流体的传热系数,同时减少结构。折流板与换热器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过大,泄露严重,流体短路,传热效率下降,能耗上升,还容易引起振动;但是,间隙过小,安装困难,并且在检修和清洗时换热器管束不能方便地抽出壳体或装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的奥氏体态伸直张开,马氏体态为弧形,便于清洗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包括:
筒体;
管箱,其设置于所述筒体两侧或一侧;
上层折流板,其贴合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
下层折流板,其贴合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与所述上层折流板间隔设置;
换热管束,其穿接在所述折流板的连接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折流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折流板基板及设置在所述折流板基板边缘的折流板嵌板;
其中,所述折流板嵌板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
优选的是,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和铁基形状记忆合金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在奥氏体状态为直线型,在马氏体状态为弧形。
优选的是,在马氏体状态下,所述上层折流板靠近筒体顶壁的弧面弯曲方向与下层折流板靠近筒体底壁的弧面弯曲方向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折流板的厚度均为4mm~6mm。
优选的是,所述上层折流板和所述下层折流板的间隔为20cm~3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与其普通换热器折流板相比,明显提高了换热率,节约能源,并清洗与维修管束创造了方便条件。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反应灵敏,安全可靠,通过改变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相变点,即当不同温度的热流体介质通过时,折流板叶片的动作温度可控;形状记忆合金成本比较低、稍做处理可重复使用。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间隔精准设置,保证换热效果又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奥氏体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结构参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形状记忆合金折流板换热器包括,筒体110,管箱120,上层折流板140,下层折流板150和换热管束160。
其中,管箱120,其设置于筒体110两侧;
如图3所示,折流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折流板基板141及设置在折流板基板141边缘的折流板嵌板142;其中,折流板嵌板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
换热管束160,其穿接在折流板的连接孔中。
位于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170,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即为浮头端。换热管束160受热时,换热管束160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浮头式换热器的筒体110和换热管束160相对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种介质的温差较大时,换热管束160和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换热管束160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7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